
雷諾-日產-三菱聯盟。圖片來源:《日本產經新聞》。
上一集在〈【全球汽車業八點檔】第一集:NISSAN 老闆「權力遊戲」落馬後,上演越獄風雲!〉中提到,「逃跑」的日產汽車前 CEO 高恩,掀起本來就步步為營的傳統汽車業風雨,而大眾或許有所不知的是,這兩家企業背後的關係、和代表含義,可不只是 2 家汽車公司這麼簡單。
在高恩「逃跑」之前,這家龐大的企業早就面臨連年的業績下滑,還被電動車、手機叫車服務、等種高科技新時代產業追著跑,更不用說其內部「法、日權力鬥爭遊戲」似乎從沒停過,貪污風暴背後牽扯的經營問題其實不單純。
才不只是「兩家汽車公司合作」這麼簡單!日、法關係也暗潮洶湧!
Nissan 是日本歷史上第一家,專門以「做汽車」為主的企業,而且是日本第 2 至第 3 大的汽車製造商,對日本歷史、和門面都有重大意義,許多員工、和相關產業鏈也仰賴其過活。然而,在 90 年代這家公司嚴重走下坡,是直到千禧年前夕,高恩才將它與自家的法國雷諾合併,並且大舉裁員、關閉工廠,死馬當活馬醫了一番,最後還真的醫好,Nissan 活了下來,高恩也備受日本讚譽。
到了 2016 年,這家聯盟還納入了三菱汽車,成為僅次於德國大眾、和日本豐田外的全球前三大汽車大廠,以 2018 年的數字來說,全球每賣出 9 台車,就有 1 台是這家聯盟旗下的。但誰知道,曾創造下歷史營收記錄,一手打造這座汽車帝國的高恩,最後竟被踢爆金融醜聞,被關進日本大牢,期間還反覆被逮捕、被釋放、再被逮捕、再被釋放,如同上演一齣歹戲拖棚的八點檔。
高恩的醜聞,背後牽扯複雜的政治鬥爭。據《經濟學人》報導,其實想加速 2 家企業完全整合的「法國市場派」高恩,被希望 Nissan 保持獨立的「日本公司派」大老們盯上很久了,而這些「大老」,代表的是保守的日本傳統企業文化。儘管大量的證據指出,高恩真的有貪瀆嫌疑,但逃跑後的高恩也有話要說。
高恩憤怒質疑,他在被逮捕後沒有獲得律師陪同就被審問,事後在保釋期,自己的律師也一直看不到日本檢調當局所謂的「關鍵文件」。《經濟學人》統計,高恩總共經過了 13 個月的調查,但審判卻遲遲沒有展開。高恩表示自己名下幾棟所謂「被盯上有疑慮」的豪宅,本來就在自己上任的合約裡,不知道自己怎麼被描繪成貪財的奸商。
只不過喊著要「司法正義」的高恩,現在躲到日本法律管不到的黎巴嫩,就算句句屬實,也早就跳進黃河洗不清了。而高恩離開之後,這家有著各方勢力的「大聯盟」,依舊深陷經營鬥爭風暴。

雷諾是法國老派汽車廠,也算法國政府的國營產業鏈,擁有日產 43 %的股權、及董事會投票權;相反的,日產僅有 15 %雷諾股權、且沒有董事會投票權。圖片來源:《金融時報》。
長著日本臉孔的 Nissan,是法國政府的金雞母
在 1999 年法國雷諾「拯救」日產汽車,買下它大部分的股權後,合併後的產量,位居世界第 4(位居前三的是德國大眾、日本豐田、和美國通用)。以聯盟的雙方關係來看,日產其實相對雷諾來說更大、利潤也更高,一直到 2018 年底,日產市值都是雷諾的 2 倍。
但雷諾擁有日產的許多董事會席位、及投票權,明眼人都看得出來,這份交易讓日產和雷諾形成不對等關係,再加上雷諾最大的股東就是法國政府!等於法國政府,能對 Nissan 這家日本汽車廠指手畫腳。這本來就讓日本企業對這份「聯盟條約」十分不滿。
這還沒完,法國在 2014 年通過一條《弗洛朗格法》,讓所有持股 2 年以上的股東,在企業內的表決權能翻倍!儘管當時雷諾高層安撫日方表示不採用,但法國總統馬克宏卻批准,法國政府能再接著買入雷諾 12.3 億歐元的股票,猶如大喊「Nissan 別掙扎了,就是要把你吃了」。
Nissan 前 CEO 西川廣人氣炸了,威脅要讓 Nissan 退出聯盟,因為日產並非一樣在雷諾裡有投票權!但馬克宏依舊不予理會,表示這是日方高層和高恩「權力協商的問題」,事件最終以雷諾做出承諾會「自我約制」,不在董事會上反對任何 Nissan 意見,風波才告一段落。
但隨著 2018 年高恩貪汙案爆發,又再次加劇了日本公司高層、與法國政府之間的緊張關係。當時,馬克宏當局就表示要提議聯盟的下一屆新任 CEO 時,西川廣人卻擺明說「現在還不是討論進一步合作的時候」。
雙方關係在今年一月時高恩「大逃難」時降至冰點,讓外界都提心吊膽,到底這家汽車巨頭下一步該怎麼走?

2019 年的雷諾-日產-三菱聯盟生意,本來就已經虧損連連。圖片來源:《CNBC》製表。
如同老夫老妻,冷戰後依舊難分難捨!
高恩醜聞重創雷諾與日產的聯盟商業誠信,加上傳統汽車市場本來過去幾年就面臨嚴峻的破壞性創新考驗,根據《CNN》數據,這家聯盟的淨利潤值,從 2018 年的 38 億美元,掉了 99 %,到 2019 年只剩 2 千多萬美元。
《金融時代》則報導,就算景氣再怎麼差,可以從兩大點來看出,雷諾和日產其實很難拆夥。首先,這兩家企業在合作了 20 多年後,許多前端製造的技術,都已經整合,要解除聯盟關係,兩方都可能無法順利營運;再者,由於新品種電動車攪亂市場需求,傳統汽車大廠早就面臨轉型難題,市場上戰略合作與整合才是趨勢。日、法這兩家汽車大廠,實在不可能就此分道揚鑣。
Nissan 主攻中日和北美市場、一邊發展環保電動車市場;Renault 固守歐洲和南美、一邊開發以 Android 為基礎的新世代數位智慧車;而旗下另一家大公司 Mitsubishi,則在東南亞和大洋洲業績獨佔鰲頭。不巧的是,2020年本來準備要從「捲款潛逃 CEO 醜聞」站起來的他們,一樣被爆發的疫情困住——雷諾日產聯盟和全世界的汽車公司一樣,都在武漢設廠,武漢肺炎疫情爆發,汽車產業是「慘業」之一。
法國財政部長 Le Maire 不久前才不諱言的直說:「雷諾可能會消失,這家製造業大廠的確可能會消失。我們必須要現實的來說,因為我對這種經濟危機,一貫作法就是應該要告訴人民真相。」
據《CNN》報導,若沒有法國政府幫助,雷諾可能無法在疫情下生存。今年 3 月中,法國有 12 家雷諾工廠停產,是直到最近才漸漸恢復生產,就連旗下位在北法,塞納河畔弗蘭的旗艦廠房,都一度傳出要倒閉,所幸後來法國當局趕緊出來澄清,絕對不會讓這處「標誌性廠房」關閉。
法國政府目前正在與該公司協商,提供 54 億美元的貸款,另外,而法國總統馬克宏也在 5 月 26 日也宣布,要向該國汽車業提供總共 88 億美元的援助計劃。

日產汽車(NSANF)股市表現從一月就一路跌,但在開工後回溫。日產 4 日表示,5 月在中國新車銷量較去年同期增長 6.7 %。圖片來源:擷取自《彭博社》節目合圖。
裁員、關廠房,恐怕都解決不了龐大的聯盟問題
雷諾、日產、三菱這家企業,當前都受新冠病毒影響,銷售低迷,據《共同社》報導,5 月 28 日 Nissan 才宣佈要關閉印尼、和西班牙的工廠,消息一傳出,在已經面臨失業潮的西班牙,Nissan 員工們馬上聚集在公司門口外焚燒輪胎,以示抗議,西班牙政府則是表示遺憾。
現在 Nissan 除了要退出韓國市場,東南亞的產線也只剩泰國一處,至於在歐洲,Nissan 只會專心做 SUV(休旅車)方面產品。接受《CNN》採訪的 Nissan 首席營運長 Ashwani Gupta 表示,他自己在今年上半年,已經削減了 50%工資,其他高管則將削減 30%的工資。雷諾全球的裁員數量,將達 1 萬 4 千 6 百人。
《CNN》一篇在 6 月初的報導表示,就算這家企業撐過疫情、也撐過組織內部改革,也很難撐過脫歐。Nissan 方面則表示,要是英國無法談妥汽車方面的「免關稅協議」,恐將威脅到旗下位在英國桑德蘭的歐洲總部工廠,該處攸關著 6 千人的生計、以及其上下游產業鏈,超過 6 千份的工作。
政治風險公司歐亞集團認為,英國首相強生很有可能迫於壓力,談妥關稅協議,以防許多已經因為疫情衝擊的公司,又面臨一波倒閉潮。然而,《彭博社》分析員 Reed Stevenson 表示,重點其實在於,儘管當前 Nissan 內部大洗牌,彷彿如高恩時代一樣的,做了大規模「節流」,但更大的問題應該著重於,在當前的大環境下,到底Nissan 的市場在哪裡?
《經濟學人》形容,日產和雷諾,就像對老夫老妻,本來對彼此有著極大的怨懟,而且總是避不見面,但在疫情隔離下,重新點燃愛苗,還決定給兩人的未來「再一次機會」,外界也對他們一片「祝福」,日產汽車的股價在宣布「改革」的當天上漲了 12.5 %;雷諾的更上升了 17 %。接下來,聯盟新任的 CEO,來自 Volkswagen 的 Luca de Meo 將在七月 1 日上任,而他要處理的,可不只僅僅只是財務危機那麼容易的問題。下一集,將帶您瞭解,這些傳統汽車龍頭們,面臨的是什麼慘況?
推薦閱讀
【全球汽車業八點檔】第一集:NISSAN 老闆「權力遊戲」落馬後,上演越獄風雲!
【在法國當媽媽心好累】馬克宏喊開學復工救經濟,但要怎麼讓 7 歲小孩在學校保持距離?
【足球政治學:卡達篇】夾在歐美和伊朗之間的小國王室,如何靠踢足球找到生存之道?
參考資料
《彭博社》:Nissan-Renault-Mitsubishi to Deepen Ties
《金融時報》:The downfall of Carlos Ghosn
《CNN》:Renault could ‘disappear’ without government help, French finance minister warns
《CNN》:Renault and Nissan deepen their alliance in bid to survive the coronavirus crisis
《經濟學人》:The Renault-Nissan alliance hunkers down
《經濟學人》:No one comes out of the Carlos Ghosn affair smelling of roses
(本文開放合作媒體轉載分享。首圖來源:《日本產經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