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2019 年,跨國研究團隊在南韓晉州,發現一批史前時代鱷魚的腳印,顯示出牠們很可能是用兩隻腳走路,而非現在所熟悉的四隻腳。(責任編輯:戴慈慧)
人們向來認為遠古鱷魚跟近代鱷魚一樣,都是靠 4 條腿走路,但根據今天刊出的最新研究,一種白堊紀時期的古代鱷魚可能只有兩隻腳著地,走路方式「像是走鋼索」。
法新社報導,一支跨國研究團隊分析在今日韓國境內的晉州層(Jinju Formation)發現的足跡,做出上述結論。晉州層富含考古遺跡,讓現代人類得以發現 1 億 2000 萬年前的古代蜥蜴、蜘蛛和小型猛禽類物種。
像人類一樣,走路後腳跟踩地
根據來自晉州教育大學(Chinju National University of Education)的金景洙(Kyung Soo Kim,音譯),研究人員相信這批足跡可能是由一隻 3 公尺長的鱷魚先祖所留下,牠的學名為 Batrachopus grandis,走路方式「像是一隻走鋼索的鱷魚」。
金景洙說:「牠們的移動方式跟很多恐龍一樣,但這些腳印不是恐龍留下來的。」
研究人員一開始認為這批腳印來自一頭古代翼龍目(pterosaur)動物,這種有翼恐龍曾在地球上出沒至 6600 萬年前。
然而相較之下,這批足跡更像是一隻體型特別大、沒人發現過的鱷形超目(Crocodylomorpha)動物所留下。從牠的腳印有 24 公分長,可讓人推斷這種遠古鱷魚的體型有多大。

無前足印、拖尾巴痕跡,種種跡象指向古鱷魚「只靠兩隻腳移動」
根據研究 報告 作者之一、澳州昆士蘭大學(University of Queensland)古生物學家羅米里歐(Anthony Romilio),這種古鱷魚的腿大小可能跟成年人相同,但體長「超過 3 公尺」,體型可能是同時期近親動物的兩倍大。
這種古鱷魚走路時很可能足部貼地,極可能跟人類相似會把腳後跟踩進地面,留下深而窄的印痕。重建結果也顯示,這種古鱷魚的重心偏低。
羅米里歐並指出,考古遺址內沒發現前足印和拖著尾巴的痕跡,加上步伐狹窄,也指向這種動物是靠兩隻腳移動。
研究作者表示,這項發現還可讓人初步了解翼龍目等白堊紀其他動物可能是怎麼移動的。而且由於這項最新發現,學界可能得重新調查其他化石遺址的足跡,例如韓國境內的咸安層(Haman Formation)。
這項研究刊登在自然出版集團(NPG)旗下的「科學報告」(Scientific Reports)上。
(本文經合作夥伴 中央社 授權轉載,並同意 Tech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研究:白堊紀鱷魚兩腳行進 移動方式好似走鋼索 〉。首圖來源: 中央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