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中美貿易戰越演越烈,台積電在兩國拉扯下,仍需做出選擇,在重重考量下,台積電不怕失去中國訂單,堅持「技術領先」,將持續與美國半導體商合作,中國又會如何應對呢?(責任編輯:賴佩萱)
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2330-TW)昨(6/9)日召開股東會,面對大國貿易關係持續緊張,董事長劉德音表示,這齣戲還會繼續,將找到方法一一化解限制,但短期內不會改變使用美國半導體設備生產;若不能承接華為海思訂單,也有很多客戶想填補空缺。
不畏中美抗衡,台積電認為技術與創新才是最高指導原則
劉德音在致詞時提及,最近大國間貿易關係持續緊張,為公司業務帶來諸多挑戰,而股東也提問,面對美中貿易戰,台積電夾在中間該如何因應?
對此,劉德音回應,台積電不是唯一的公司,全世界的公司都夾在中間,能做的是持續找尋解決方案,因應新的國際情勢,「這齣戲還沒演完,還會繼續,我們會找出方法,限制都會一一化解」。
雖然大國間的對抗帶來限制,但劉德音說,台積電目標始終一致,要做全世界的創新動能,會在遵守法規的前提下,做大家的晶圓代工廠。
台積電:即使失去中國訂單,還有很多客戶想填補
股東也提問,若無法承接華為海思訂單,是否對明年業績會有影響,劉德音則回應,若沒有海思訂單,無論是在產能、訂單或手機市占率等層面上,有很多客戶想要填補空缺,但也不知道要多久才能補上,得看產業連動性、產業敏捷性;他也坦言,希望這件事不要發生,但若發生,盼很快就能補上。
劉德音也強調,短期內不會改變使用美國半導體設備生產,台積電是因為與半導體設備美商合作,才能保持技術領先,技術領先是優先目標,才是公司在面對大國抗衡、世界改變間,最好的抵抗力,及維持公司的價值。
面對肺炎疫情的影響,台積電總裁魏哲家則說,若世界經濟受影響,台積電不可避免地也會受影響,但與競爭對手相較下,受影響的程度非常少,且台積電已有所準備。
(本文經合作夥伴 anue 鉅亨 授權轉載,並同意 Tech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台積電股東會〉若無法承接海思訂單 劉德音:很多客戶想填補空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