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2020 年科技圈熱議話題之一就是 5G,但 5G 未來有可能取代 WiFi 嗎?這篇出自中國科技網媒品玩的文章,細細說明為什麼他們的答案是「不可能」(責任編輯:戴慈慧)

「如果讓 5G 和 WiFi 打一架,誰會贏?」

「不知道,但是可能會拉拉偏架(偏向 5G)。」

這一組略顯「搞怪」的對白卻道出了目前絕大多數普通用戶的普遍心理:「5G 這項聽起來便很厲害的未來技術怎麼看都要比已經出現了 20 年的 WiFi 強得多」,這種下意識的思維模式更是令「5G 將取代 WiFi」的論調甚囂塵上。

然而,經過仔細推敲之後,我們便會發現這個看似邏輯性極強的結論卻漏洞百出,無論是普通用戶的 5G 使用場景,還是當下無處不在的 WiFi 應用,都表明著以 5G 為代表的蜂窩移動通信技術是無法完全取代 WiFi 的,「這輩子都不可能取代」。

為什麼 WiFi 無可取代?

而此前 WiFi 之父、現 Qorvo 低功耗無線事業部總經理 Cees Links 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也表示,「未來 WiFi 會存在很久,不會被 5G 取代。」

「我們每個人都意識到 5G 很重要,但是 WiFi 在生活中的應用佔總體的 70%,這個數據和規模是 5G 的兩倍,如果通過 5G 實現這些連接,運營商需要建設更多基站,投入更多成本。同時,最新一代的 WiFi 6 技術,將為室內無線網絡帶來一次革新,徹底改變物聯網和智能。」

WiFi 仍是未來

光纖+WiFi,是當下網絡連接的主要方式,這一點相信沒有任何人會提出質疑。

無論是出門旅行的景點玩樂、酒店住宿,還是每天兩點一線的企業辦公、居家住宅,WiFi 已經在無形中滲透到了我們生活中的每一個角落,猶如空氣般無色無味、如影隨形。

既然如此,為什麼還有很多人覺得 WiFi 會被 5G 替代呢?究其根本原因則是因為這部分人並不知道 WiFi 無線局域網技術與 5G 蜂窩移動通信技術一樣,都在不斷地更新,因此如果我在 WiFi 後面加一個 6,或許更容易被理解。

2019 年 9 月,WiFi 聯盟宣佈啓動 WiFi 6 認證計劃,這一與 5G 商用幾乎相同的時間截點令 WiFi 6 與 5G 命中注定成為一對「歡喜冤家」。

WiFi 6 是最新一代、引入了大量的 5G 關鍵技術(比如 MU-MIMO)的無線局域網技術,簡單來說就是針對近距離低移速的場景設定的簡化版 5G 協議,其擁有大量與 5G 相似的特性,包括傳輸速度快、低能耗、低延遲、設備連接數量多、以及安全性高等。

相比 WiFi 5,WiFi 6 最大傳輸速率理論上提升近 3 倍(9.6 Gbps),網絡帶寬提升 4 倍,覆蓋範圍擴大 20%,網絡延時降至 20ms(WiFi 5 為 30ms)。因此,儘管 WiFi 6 之於 WiFi 5 的性能提升跨度並沒有 5G 之於 4G 一樣大,但是面對生活中絕大多數的應用場景,WiFi 6 都是完全可以勝任的。

比如,疫情期間的遠程醫療建設,絕大多數的主網絡連接依舊採用千兆光纖和 WiFi,而 5G 網絡不過是備份網絡。

另一方面,WiFi 和蜂窩網絡自出現便有著明顯的領域劃分,一個主(室)內一個主(室)外,多年來「各自為政,井水不犯河水」。

然而隨著科學技術和生活水平的不斷進步,景區覆蓋 WiFi、手機開 WiFi 熱點等應用場景的出現讓 WiFi 和蜂窩網絡之間的界限越來越模糊,然而無論怎樣改變有一點是不變的,那便是 WiFi 的基礎建設已經成熟,而想要讓人們放棄 WiFi 而單獨選擇 5G 是需要高昂成本的。

思科的一項調查數據顯示,在 4G 網絡時代,59% 的數據流量是通過 WiFi 網絡傳輸的,而到 5G 時代這一數據將提升至 71%,反而是 5G 網絡流量下降至 30% 以下。

市場調研機構 Gartner 2019 年發佈的未來 5 年發揮重大作用的 10 大無線技術趨勢排行榜中,WiFi 力壓 5G 排在榜首,Gartner 預測,2020 年 WiFi 晶片出貨將超過 15 億顆。而 IDC 統計數據則表示,截至 2023 年全球 WiFi 設備存量將達到 200 億部,其中 WiFi 6 設備出貨量將達到 50 億部。

光纖+WiFi 在建設、維護、和運營的成本要比 4G/5G 無線網絡要低得多,其一般情況下的網速和容量也要比 4G、甚至限速的 5G 大得多。

因此,想要將所有的 WiFi 連接均通過 5G 來實現,顯然不現實,不但運營商要投入更多成本建立 5G 基站,普通用戶的日常用網成本也會大幅增加。

生活離不開WiFi

「老闆,WiFi 密碼是多少?」

這句再普通不過的問話,卻成為了當下很多朋友出門在外一種生活常態,無論是豪華的五星級酒店,還是不起眼的「蒼蠅」館子,進門先找老闆要 WiFi 密碼總是不會錯的。

對於生活在移動互聯網下的我們,WiFi 顯然已經成為了生活中的無法剝離的一部分。

以一個普通的上班族為例,上班在公司連 WiFi、下班回家連 WiFi、出去吃飯連 WiFi、週末逛商場依舊可以連 WiFi,WiFi 可以說是佔用了普通用戶日常工作和生活的絕大多數時間,而相比之下 4G/5G 應用場景便會被壓縮很多。

當然,你可能會說這是由於 5G 尚未成熟、5G 網絡覆蓋尚不完全所致,但是即使未來 5G 普及,對於普通用戶而言,5G 的應用場景也幾乎與 4G 無差:看視頻、玩遊戲、和瀏覽網頁等,不過是網速快了許多。

然而,有一個問題我們始終無法避免,那便是昂貴的流量資費。我們暫且討論 5G 初期的昂貴的商用價格,即使是目前已經非常成熟、廣泛應用的 4G 網絡,想要實現流量自由,仍然是困難的。

比如,此前聯通推出的 199 元/月的 4G 冰淇淋不限流量套餐,當本月流量超過 40G 後便會降速至 3G,流量超過 100G 之後便會自動關閉數據上網功能(申請後可開通),這種流量和網速的限制是非常令人頭疼的,如果你體驗過境外限流量的電話卡,那麼這種感受便會更深一些。

另一方面,儘管目前很多用戶都反饋當下的 4G 網絡非常便宜,每個月 30G 甚至更高的流量根本用不完,但是這卻有一個關鍵前提條件,那便是每天有大量應用場景是連接在公司和家中的 WiFi 上的,比如泡劇、看直播,如果將這些消耗流量的場景均換為 4G 網絡,拋開流量不夠用不說,在一些 4G 網絡信號不佳的地方正常聯網都會是問題。

對於普通家庭而言,光是 WiFi(寬帶)包月不限量這一點便是 4G/5G 網絡難以望其項背的。

同時,一些用戶即使流量充足,但是當他們仍然偏愛更快的 WiFi 網絡,這是因為目前運營商的 4G/5G 網絡都是有所限速的,比如中國聯通 4G 套餐的簽約速率是 300Mbps,即 37.5MB/s,但是試問聯通用戶在使用中何時體驗過如此高的 4G 網速?

因此,即便未來 5G 網絡資費如同 4G 一樣便宜,但是限速下的 5G 速度或許仍然敵不過 WiFi 6。

對於普通用戶而言,未來是一個 5G+WiFi 6 的融合時代,如同 4G+WiFi 5 一樣,WiFi 仍將是主流剛需產品,而 5G 依舊主打移動場景,成為 WiFi 的互補項。有 WiFi 的地方用 WiFi,沒 WiFi 的地方用 5G,依舊是 5G 時代的主旋律。

「千兆時代」還有多遠?

對於這種融合趨勢,運營商早就有所感知。今年以來,三大運營商在推出 5G 套餐方案時都提供了與家用寬帶進行搭配的「雙千兆」版本,即千兆 5G 加上千兆寬帶,對於想要升級家庭寬帶、並且擁有多台 5G 設備的家庭來說,這種「組合拳」更具性價比。

從目前來看,這也是在全球實現「信息高速公路」最經濟的方式。

全球很多地區的 4G 網絡覆蓋率仍然存在很大問題。以印度為例,儘管目前該國 96% 的地區已經開始 4G 網絡覆蓋,但是其網速著實令人堪憂,OpenSignal 發佈的 2018 全球 LTE 報告顯示,印度 4G 平均速度僅為 6.07Mbps,比全球平均水平低 10Mbps,排名墊底。

國內的 5G 網絡全面覆蓋同樣任重而道遠。近日中國聯通產品中心總經理張雲勇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中國距離 5G 網絡真正實現全面覆蓋,大概需要 5 至 8 年時間。」

這個時間窗口潛伏著巨大的產業紅利。最大的紅利當然是以 5G、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和物聯網為代表的信息數字化基礎設施——「新基建」。 中國信通院預測,截至 2025 年 5G 網絡建設累計達 1.2 萬億元,帶動產業鏈上下游累計投資超 3.5 萬億元;預計在 2020-2025 年,5G 商用將帶動 1.8 萬億元的移動數據流量消費、2 萬億的信息服務消費、和 4.3 萬億元的終端消費。

歷史上,基建拉動經濟的效果已經被反復證明過。始於 1992 年的「美國信息高速公路建設計劃」,推動資本大量湧入信息產業,亞馬遜、谷歌等一批科技公司正是沿著這條信息高速公路開啓了全球擴張。

而在「新基建」時代,中國正迎頭趕上。恆大研究院報告認為,新基建短期可拉動大量需求,對衝疫情和經濟下行壓力,穩投資、穩增長、穩就業;長期將推動新動能供給,推動中國經濟轉型升級、提升增長潛力。

從更微觀的視角來看,這個時間窗口也為一些提升存量資源利用效率的互聯網公司提供了商業空間。舉例來說,在目前 4G/5G 網絡均不完全成熟的大環境下,WiFi 萬能鑰匙提供的免費上網模式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幫助用戶解決連網需求。

這家幾乎和中國移動互聯網同時誕生的企業已經在全球攫取了8億月活用戶,和中國電信「愛 WiFi」、WiFi 運營商百米生活等多個產業鏈企業達成戰略合作,用戶通過 WiFi 萬能鑰匙可在各個城市商圈隨時連接免費 WiFi,包括數量眾多的三線及以下城市。恆大研究院發佈 2020 年中國獨角獸報告顯示,截至 2019 年 12 月 31 日,WiFi 萬能鑰匙估值為 50 億美金。

另一個藍海市場是伴隨「新基建」落地而首次進入數字世界的新網民群體。目前,中國互聯覆蓋率已達到 61%,新接入的網民們更多是「非主流用戶」,他們或是年齡較大,或是對信息技術的瞭解程度較低,需要經過一番學習才能掌握互聯網工具的使用方法。從淘寶、京東、和拼多多的「下鄉助農」,到微信、美團、和 WiFi 萬能鑰匙持續在產品中接入的多樣化服務,都是瞄准了這一人群,希望通過引導新網民更平滑地融入數字經濟,提升產品的忠誠度,搶跑移動互聯網的下一個十年。

顯然,在不同區域,「千兆時代」的到來有不同的時間表,可以預見的是,在多方合力之下,這個時間表將繼續加速。

(本文經 品玩 授權轉載,並同意 Tech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5G会取代WiFi?不存在的〉。首圖來源:品玩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