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為什麼挑選這本書】F35 是美軍最先進的戰機,然而製造商發現,該戰機的雷達磁鐵來自於中國,若被置入間諜軟體,可能會影響戰機的作戰能力。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稀土出口國,美國希望掌握稀土自主權,以確保國防安全。透過《稀有金屬戰爭》一書,我們將了解中美兩強間的主導權爭霸戰。(責任編輯:郭家宏)
這起事件須回溯至 1973 年,美國在那一年通過一項法案,禁止向國外供應商購買將特別用於軍備科技的金屬。國會議員認為,考量到鈷、鋯或鈦製成的零組件在美國軍火庫的重要性漸增,持續發展有能力提供這些產品的國家工業體系,能夠讓美國在戰時保有供應的主權。
F35 戰機的雷達磁鐵,來自於中國製造商
1990 年代初期,美軍著手進行一項巨大的挑戰:製造一款可匹敵法國飆風(Rafale)戰機的新銳戰機,這即是洛克希德馬汀公司研發的 F35 第五代戰鬥機。這款隱形戰機由美國諸多盟友共同出資,已花費 4000 億美元(約新台幣 12 兆元),這是美軍所啟動最昂貴的計畫之一。美國對此的寄望,和納稅人的帳單金額一樣高:F35 應當不僅僅能讓美國稱霸空中,還能促進國防工業持續發展,以及平衡對外貿易逆差(在未來數十年,會有兩千五百架 F35 戰機出售給澳洲、英國、荷蘭、以色列、義大利、土耳其、日本與南韓),同時創造數萬個本土就業機會。
然而 2012 年 8 月,洛克希德馬汀的兩家最重要的外包商:諾斯洛普格拉曼(NorthropGrumman)與漢威聯合(Honeywell),向美國政府說明他們關於稀土磁鐵的憂慮。他們負責提供這些磁鐵,置入 F35 隱形戰機的雷達、起落架和電腦系統中。諾斯洛普格拉曼發現,已出廠的 115 架隱形戰機上的雷達,所含的磁鐵不是來自美國僅存的製造商,而是由競爭對手的中國成都航磁科技有限公司製造。一名無良的中間人,似乎鑽了美國法規的漏洞;換句話說,F35 計畫的某些部分遭到非法行為玷汙,而若還要持續購買這些零組件,實在令人費解。
五角大廈被告知此事,並由負責採購、物流與科技的國防部副部長肯德爾(FrankKendall)進行處理。情況頗為複雜:等待美國磁鐵製造商能夠取代中國、提供珍貴的零組件,可能延遲 F35 的部署。為了以美國零件更換有問題的磁鐵,拆解所有已在服役的戰機,將造成高昂的成本。
美國國安問題:如何確保中國的電子產品沒有間諜軟體?
五角大廈開始考量,基於 F35 延緩部署可能導致國家安全遭受風險,是否可能啟動 1973 年法案的豁免條款?但也有許多高層人士謹慎以對:我們是否能確定,中國供應給 F35 業者的稀土磁鐵,裡面只有礦物,而沒有間諜軟體?是否存在以下的危機:造價 4000 億美元的計畫,遭到一些個別價值不超過兩美元的磁鐵「汙染」?美國若是放棄對稀有礦石下游鏈的掌控,而讓中國得逞,美國難道不是白白送給競爭對手竊取軍事機密與迎頭趕上的機會嗎?
這些問題引出另一個已多次提出、更廣泛的國安問題:如何確定中國在微處理器和其他含有稀有金屬的半成品中,不會置入特洛伊木馬?而這些產品現今已銷往全世界,包括西方國家的軍隊。2005 年,五角大廈有一份報告也指出,置入電子系統(包括美國軍火庫常見的電子系統)的惡意病毒,可能會在激烈戰事發生時,干擾戰機的良好運作。
五角大廈的這分報告,加深了更多憂慮:美軍其他軍備用品含有來自中國的原物料,例如,波音研發的洛克威爾 B1 槍騎兵長程轟炸機、洛克希德馬汀的某些 F16 戰機、雷神(Raytheon)公司最新的標準三型反導彈飛彈。
正當美軍與許多西方盟友的科技優勢遭受風險之際,中國與俄羅斯正全力發展自己的隱形戰機。肯德爾副部長要求洛克希德馬汀公司,儘快找出解決方法。但是,一個個更換磁鐵是不可能的。礙於時間壓力,以及預算受到嚴格限制,而且判斷中國置入惡意科技零件的風險並不真確,肯德爾決定:1973 年法案的禁制令,不適用某些由中國成都航磁科技公司製造的稀土磁鐵(該公司之後成為 F35 的正式供應商)。
美國無法不使用中國磁鐵,五角大廈直到今天都還重申這項特許。馬奇斯表示:「F35 業者持續購買中國稀土金屬零組件,現況就是這樣。」
(本文書摘內容出自《稀有金屬戰爭》,由 天下文化 授權轉載,並同意 Tech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首圖來源:美國國防部。)
更多關於稀土金屬的資訊
【中美貿易戰】美稀土龍頭 CEO 低調訪臺,「稀土禁運」川普怕了?
王牌要出手了?美國頒布法規禁購華為,中國暗示用「稀土戰」反擊
【澳洲是稀土產量第二大國】美日澳 3 國組「稀土聯盟」,中國地位即將被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