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個微軟與 Linux 的愛恨情仇小故事。

在 1990 年代,微軟推出赫赫有名的 Windows 作業系統,同時 Linus Torvalds 也推出了 Linux 系統;特別的是,Linux 採用開源模式,讓世界各地的工程師自由編輯,建立一個符合自己需求的 Linux 套件。

當年微軟對 Linux 不以為然,執行長甚至痛批:它是癌症。

微軟總裁:微軟過去對開源的態度錯了

微軟與 Linux 爭鬥了十多年。根據《The Verge》的報導,微軟前執行長 Steve Ballmer 在 2001 年批評,「Linux 是癌症,它用智慧財產意識包裝自己,並加諸到所有觸及的事物上。」

然而到了 2020 年的今天,微軟總裁暨首席法務長 Brad Smith 坦承,「微軟過去對開源的態度是錯誤的。」Smith 在微軟任職長達 25 年,微軟與 Linux 爭鬥時,他就是處理該議題的資深律師。觀察開源生態的變化與科技公司的轉變後,Smith 表示,「當開源在本世紀初迅速擴大時,微軟卻處在歷史錯誤的一方。」

微軟現在是全球最大的開源服務提供者

近年來,微軟對開源的態度改變了,軟體中也逐漸有開源的痕跡,例如  PowerShell、Visual Studio Code、以 Chromium 打造的 Microsoft Edge 瀏覽器等等,也收購赫赫有名的 GitHub,提供程式碼代管與開源等服務。

此外,微軟甚至在 Windows 10 更新中發布完整的 Linux 核心,預計在本月釋出,提供用戶升級。

目前微軟是全球最大開源服務提供者,超越臉書、Google 等企業。透過開源模式吸納各家智慧,讓微軟保持創新能量,持續提供新服務並保持市場地位。

參考資料來源:
1. 《The Verge》:〈Microsoft: we were wrong about open source
(本文提供合作夥伴轉載。首圖來源:Pxfuel CC Licnesed

延伸閱讀

【Deepfake 入侵視訊會議】工程師推出最新假冒馬斯克濾鏡,Github 上已開源
將量子運算結合機器學習,Google 開源 TensorFlow Quantum 訓練框架
給新手的 7 條學程式建議:多探索開源碼,至少要學會一個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