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日本經濟新聞報》上週三( 5 月 13 日)指出,日本在往建造「超級城市」( Super City )的路上又邁出了一大步:日本即將通過一項法案,要由政府主導,降低各種阻礙城市數位化、智慧化轉型的問題,這個法案主要將應用在交通、醫學、和教育上,舉例而言,透過這個法案,日本各主管機關將有責任減少不必要的規範,以推動自動駕駛、遠距醫療、遠程上課等項目。
日本立法加速社會數位化轉型,與新冠肺炎重創日本社會高度相關。
日本防疫過程政府反應慢半拍,疫情很快變成全境擴散的危機狀態,成為亞洲受創嚴重地區,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不得不宣布全國進入緊急狀態。根據《中央社》數據,一直到 5 月中旬,日本境內已經超過 1 萬 6 千個確診病例,即使疫情逐漸趨緩,全國仍然籠罩在疫情感染範圍內。
日本人嚴守紀律、科技能量滿點的國際形象,讓國際社會對於這次日本疫情失控的過程難以理解;就連向來自豪於善用科技改善生活便利性的日本人自己,都難以理解為什麼這次日本會輸給病毒輸得這麼慘。
檢討疫情擴散嚴重的原因,日本社會發現政府運作「超乎想像的不科技」。
日本政府運作,還在用 1980 年代的老古董:傳真機
日本人向來拘謹不言,但日本一名醫生在龐大的疫情壓力下,忍無可忍的對媒體痛批政府,醫生面對染疫病例,居然要用筆來謄寫新冠肺炎的病例文件,再由傳真送出通報政府,根本毫無效率可言。類似的批評聲浪逼著日本政府後來宣布,要改用網路作業。
類似的案例在疫情期間不勝枚舉,知名期刊《外交家》分析日本疫情認為,儘管擁有「走在尖端的機器人」和相關領域的技術,但日本總體而言,在面對居家工作、或生活所需配備的科技發展,是很 Low-tech 的,更不用提多數的日本公司、和當地服務,依舊在採用「傳真機」等復古式作風。
日本中、小型企業多,佔了總體經濟結構的 70 %之高,這些企業的運作模式,還停留在上個世紀,習慣面對面開會、文件必須經辦人蓋章,日本社會在實踐遠距工作上相當困難。根據數據,搭電車的上班族通勤人數,即使在宣布緊急狀態這幾個月,也僅有微幅下降。
日本這幾月在防疫上的表現,的確面臨「數位化」難題;日本《共同社》在 10 日就曾揭露一項民調,顯示日本有 57.7 % 的民眾,對於當局防疫措施不滿。
日本沒有天才 IT 大臣,但是安倍內閣已經通過「智慧城市」進化版法案:改革,從現在開始。
不過,日本的數位化改革政策並非付諸闕如,而是在官僚體系下進程緩慢,原本舉辦2020東京奧運是安倍內閣加速國家數位化轉型的手段,在疫情影響下,東京奧運可能停辦,不過,疫情延燒暴露的問題,卻發揮了比東奧更有效的數位化轉型政策推動作用。
早在今年 2 月,日本就已經通過了《國家戰略特別區域法》的部分條文修正案,旨在透過自動駕車、無人機物流、遠距醫療等方法,做社區營造,來解決高齡化社會人力不足的問題。
來勢洶洶的疫情,讓這個原本還在「提交國會審議」中的案子,瞬間成了日本解決遠距上班、上課、就醫等難題上的解方。日本政府在國會通過法案後就宣布,最快會在下個月( 6 月)開始接受各地方政府的相關專案申請。例如大阪早有計畫,在 2025 世博會周圍使用無人機。
上個月,日本衛生部也取消了對醫生線上看病的禁令,而學校的大範圍的關閉,也加深了日本教育體系對遠程教學的急迫需求。原有的日本法規凡事需要多個政府機構審核特性,很容易會造成此種「超級城市」實踐的延宕,安倍晉三為了加速改革,在 4 月的一場財政會議上表示:「數位相關的改革,應該從現在開始」。
安倍內閣所謂「現在開始」的改革內容,會是原本日本曾討論過的「智慧城市」( Smart City )進化版,因為智慧城市僅侷限在能源、交通等領域,「超級城市」將全面觸及到民眾生活之中。
外媒:「寧願當生在日本的年輕人」
面對全球延燒的疫情,美國失業人口激增超過兩千萬人,日本相對來說情況則沒有那麼嚴峻。據《金融時報》分析,日本當地 3 月份,職位空缺數依舊超過申請數,還表示人們會寧願當一個「日本的 25 歲青年」,遠勝過於「其它(疫情同樣嚴峻)國家的 25 歲青年」。
事實上,在疫情燒到日本之前,當地企業早已儲備大量現金,大約有逼近 6.5 億美元,且均分散於各家中、小企業上,不像美國,現金儲備通常都落在幾家科技巨頭上。日本疫情下的「企業裁員,斷尾求生」態勢,不如歐美嚴峻。
下個月,據《金融時報》預測,安倍晉三執政團隊甚至可能調降稅率,將惠及大眾。再加上據《共同社》則報導,日本的「厚生勞動相」(衛生部長兼勞動部長) 15 日便向媒體表示,下月起實施 1 萬人規模的大篩檢,儘管外界普遍認為這種篩檢應該是排除東京與大阪,且尚未知曉對眼前情況的幫助,堅韌的日本公司,將會是挺過全球空前蕭條,甚至可能帶頭創造成長的火車頭。
參考資料
1.《Nikkei Asian Review》:Coronavirus pushes Japan closer to high-tech ‘super cities’
2.《科技法律研究所》:Smart City的進化:Super City
3.《金融時報》:Japan’s cash reserves are now a great source of advantage
延伸閱讀
「什麼文件都要蓋章」面對面、紙本溝通的企業文化,讓日本面臨難以遠端工作的抗疫危機
日本全國停課防疫,小學生在《Minecraft》蓋禮堂慶祝畢業典禮
【動物森友會經濟】Switch 主機熱銷,台灣 4 月對日本出口創下新高
(本文提供合作夥伴轉載,首圖來源: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