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要挑選這篇文章】政府原訂今年 10 月換發數位身分證,為了確保資安,數位身分證晶片必須在國內生產,但台灣並無製作高規格防偽晶片的技術,必須從國外引進,疫情卻讓團隊無法出國取樣,因此政府 27 日表示,數位身分證將延後換發。
日前有百位學者提出數位身分證的資安疑慮,內政部表示,機器、技術引進後,將由台積電生產身分證晶片,此舉可化解個資外流的疑慮,也可提升國內產業技術。(責任編輯:郭家宏)
政府原定今年 10 月開始換發數位身分證,但受疫情影響,內政部 27 日宣布,將調整換發時間,確切時程須視國內外疫情而定。為確保資安,內政部強調,數位身分證採雙晶片備援機制,均通過國際安全認證標準,達軍事機密等級,並由台積電代工生產。
台灣將引進高防偽晶片卡技術,並由台積電代工生產
內政部指出,目前台灣並無製作此等高防偽的 PC 晶片卡相關技術,由於印製身分證不能仰賴他國,一定要將技術引進,現階段包含印製的機器及首批印製的卡片,都需要從國外進口。
內政部原先規劃 4 月初要到國外取樣卡,因疫情無法前往,且架設機器、印製卡片也需要時間,勢必對時程造成影響,因此,調整換發數位身分證期程。
內政部指出,數位身分證採雙晶片備援機制,晶片均通過國際安全認證標準,並由台積電代工生產,其中主晶片 6 項功能中有 5 項為 CC 認證(Common Criteria),安全評估等級達 EAL5+ 以上,達軍事機密等級,且要求至少要有千萬張的晶片卡須在台灣生產製造,透過國際廠商技術移轉,提升國內產業技術。

圖片來源:內政部
政府將公開數位身分證程式碼,並開放民間測試資安
對於近來外界關心的資安議題,內政部強調,將來數位身分證民眾可自由選擇是否要附加自然人憑證,若不附加,則無相關電子簽章功能,可免去部分民眾的疑慮。若選擇附加自然人憑證,日後也可隨時決定停(復)用,或廢止憑證功能。
內政部指出,為使各界安心,將對外公開程式原始碼,但核心程式將交由行政院資安處指定團隊進行資安檢測。換證初期,也會選定部分縣市,進行小規模試行,並辦理賞金獵人競賽,開放民間測試,確保資安無虞後,再全面換證。相關使用紀錄只存在民眾所使用的機關,不會連回內政部或憑證管理中心,故無從掌握及監控數位足跡,請民眾放心。
(本文經合作夥伴 鉅亨網 授權轉載,並同意 Tech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數位身分證因疫情延後換發 晶片由台積電代工〉。首圖來源:內政部)
更多關於數位身分證的資訊
百位學者連署反對!一文解析數位身分證的 4 個資安疑慮
數位身分證將在 10 月上路!3 個亮點:融合健保卡、駕照,讓你「一卡打天下」
數位身分證明年 10 月就能拿到了,新功能一次看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