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Nutanix 給管理者的建議:評估遠距工作方案的要點有哪些?

新冠肺炎疫情讓大家減少室外活動,公司行號紛紛採取分流上班、在家工作,但到底要怎麼讓遠端辦公流暢進行,也是讓企業管理者苦惱的地方。

一場全球性的遠端工作實驗「被迫」開始

COVID-19 病毒迫使全世界企業數位轉型的速度如火箭般開始推進,像是 IBM 目前就已經有 95% 員工改為遠端上班,在過去幾週,IBM 員工累積花了超過 1 百萬小時在視訊會議上。

在歐洲更因為遠端辦公的需求暴增,讓微軟企業用通訊工具 Microsoft Teams 一度當機兩個多小時。

疫情時期改變幾乎所有工作者的辦公型態,台灣也不例外。遠端工作首當其衝的就是 IT 管理必須更加靈活,而且同時還得顧慮到安全性。以下是遠端工作 IT 管理者常見的管理問題:

員工用自己的設備可以進到公司系統存取資料嗎?
公司每天的資料、程式需要備份,機房如何管理?
因應遠距工作 IT 人員要怎麼確保軟體服務順暢,其他部門業務不會停擺?

許多企業和機構都面臨到需要協助員工遠距工作的情況,工作團隊要能在遠距協作上互通有無,就會需要視訊會議、即時通訊、電子郵件和共用文件。不想讓業務停擺也得讓每位員工都能無痛存取工作相關應用程式,以及提供適當存取權限。

Nutanix 總經理黃承彬認為在疫情還不見趨緩的情況下,企業的 IT 部署就成為關鍵:「平常企業投資雲端基礎設施,就像是買保險一樣,等到緊急狀況來就可彈性應變。」他認為及早準備企業數位轉型的軟硬體部署,會有較好的彈性去因應未來任何型態的變動。

Nutanix 針對遠端工作,提出的解方為虛擬桌面架構(VDI)和桌面即服務(DaaS),提供給管理階層運用在施行在家工作的政策上。

有即刻可以上手的遠端工作方案嗎?

透過虛擬桌面(VDI)的架構,讓員工可以在遠端同步使用公司資源,換句話說能讓工作者不管用任何形式的裝置,都能像在辦公室用電腦一樣,自由操作公司軟體和雲端系統,也能夠在遠端存取敏感的內部加密資料。

利用雲端平台運作的桌面即服務(DaaS),則是透過外部服務(公有雲)協助處理運作,和企業自己組建虛擬桌面基礎架構模式稍有不同,但同樣具備透過網路連接使用彈性,並且不仰賴任何硬體架構。

兩種模式,都能幫助企業,在部署成本有限或是時間緊迫的情況下,啟用整體遠端辦公模式,兼顧工作的流暢度以及存取資訊的安全問題。

評估遠距工作方案,哪些是注意事項?

以結合雲端服務的遠端工作模式為概念,Nutanix 也擴大增強旗下的 Xi Frame 虛擬桌面在亞太區的運用服務。Xi Frame 是一個基於混合雲環境的虛擬工作空間,通常可以在一個小時內完成設置並上線運行,方便企業營運者能快速轉換執行遠端工作政策。

針對遠端工作的應對方案評估,黃承彬認為以普遍成本考量來談,藉由公有雲、私有雲或混合雲服務能確保企業能持續存取數據。重點是,企業基礎架構從硬體轉變成軟體定義導向之後,即使面臨重大突發事件,或不可抗力因素,仍然能讓企業維持營運,取用資料,讓影響降到最低。

對於準備採用遠端工作的企業,或是想規劃常態資料上雲的公司,黃承彬提醒必須先評估企業本身的實際需求,並考量預算、 IT 資源(人力與設備),再做方案選擇,並且週期性檢測。

突如其來的疫情,加速全球企業數位轉型與上雲的腳步,也替未來商業營運模式帶來更多新的想像。

(首圖來源:Nutanix)

你可能感興趣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