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om 遭禁引發網友 3 種回覆:罵資安、罵中國、罵老師

教育部一聲令下,禁止台灣各大校園採用線上會議軟體 Zoom 進行遠距教學,教師們幾個月的超前部署與數位軟體教學付諸東流水,更引發網路熱議。

其中台大教授葉丙成的言論成為焦點,他曾於臉書上 po 文「一紙公文,老師們一個月努力,一切歸零」表示教育部突然的異動打亂了教師的遠端教學計畫,針對教育部對 Zoom 視訊軟體的禁令底下聲浪兩極。

Zoom 遭禁,網友 3 種回覆

有一部分網友指出資安即國安,數據洩漏的風險不可忽視,建議台灣在一開始就需要慎選軟體,「最好由台灣自行研發」,並且「台灣應要有辦法發展類似軟體」。儘管教師的努力成功十分可惜,但「大家應該要了解資安漏洞會造成什麼嚴重後果,而不是一句怕影響沒加密,被大陸政府監看台灣老師上課過程來看待這個問題」。

另一部分網友則是對著台灣主管機關說話,提到「政府部門應該要帶頭領導要怎麼做好遠距教學才對,而不是丟給老師什麼都不用管。」並且提供相關替代 Zoom 的解決方案。(替代方案看這裡。)

當然留言欄還是出現反對意見者,有網友指出教育部並無不對,教師也可以選擇其他免費軟體使用,並不是只有 Zoom。他更控訴台灣教師呆板沒有彈性,僅僅換一個平台,不應該引起這麼大的討論。

跳脫 Zoom 被下禁令的事件,有網友直言「Google 與微軟深耕校園多年,沒想到竟然輸給 Zoom……」,點出視訊軟體競爭狀況的現實。

Zoom 資安引人詬病三大點

面對 Zoom 引發的資安風險,臉書帳號 John Wu 點出其中的嚴重性。首先,Zoom 的會議 ID 「過短且太過規律(據稱是簡單遞增函數…)」很容易被程式猜到。且啟動 Zoom 後,軟體會搜集大量用戶數據其中包含廣告相關個資、LinkedIn 帳號,並且提供給臉書作廣告使用。最後,Zoom 僅聊天室為點對點加密,並非所有通訊內容,且資安研究人員調查也發現,Zoom 視訊的加密方式也容易成為資安漏洞。

教育部對 Zoom 的禁令理應受理,然而突然的舉動卻會使得第一線教育人員手足無措,面對兩難的局面或許台灣民眾事後更應該深究的是,若下一次發生一樣的狀況,上至主管機關下至教學機構,我們可以如何做足準備。

參考資料來源:《葉丙成臉書

(本文提供合作夥伴轉載,首圖來源:Pxfuel, CC Licensed。)

你可能感興趣

【數據傳到中國太母湯】政院下令 ZOOM 不可用!哪些線上會議軟體可以拿來替代?
【線上開個會還要被偷聽?】Zoom 說不清的中國背景,讓用戶擔憂資安
視訊會議軟體 Zoom 曾爆資安危機,會偷偷自動開啟 Mac 用戶鏡頭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