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開個會還要被偷聽?】Zoom 說不清的中國背景,讓用戶擔憂資安

【我們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隨著疫情持續擴大,越來越多人在家工作或上課,讓視訊軟體 Zoom 爆紅。但 Zoom 卻接連爆發資安問題,也成為另類焦點。同樣的遠端協作工具,微軟 Teams 與 Cisco 的 Webex 也有類似多人會議服務,但在用戶信任度上就比 Zoom 高太多了。看起來,大家可以多方尋找一些 Zoom 的替代方案。(責任編輯:戴慈慧)

疫情讓雲端視訊會議軟體 Zoom 成為熱門工具,但其研發團隊的中國背景卻引起外界疑慮。學者指出,目前雖然沒有中國官方利用 Zoom 蒐集資料的具體證據,但建議還是要謹慎使用。

2019 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武漢肺炎)延燒全球,各國紛紛採取在家上班、上學的模式防堵疫情。由美籍華裔企業家袁征創立的新創公司所研發的雲端視訊會議軟體 Zoom,近期被廣為採納使用。

中央研究院資訊科學所研究員陳伶志今天接受中央社記者採訪時指出,儘管目前沒有直接證據說明陰謀,但基於信任問題,Zoom 將研發中心設在中國,的確會引發疑慮。

總部設美國矽谷,研發中心設中國

據公開資料,袁征來自中國山東省,1987 年畢業自山東科技大學,直到工作後才到美國。2006 年在美國史丹佛大學獲得 MBA 學位;2011 年創立 Zoom,總部設立在美國矽谷。

但袁征過去在接受富比士(Forbes)採訪時曾透露,Zoom 大部分的研發團隊來自中國。對於這項作法,該公司在募股書上宣稱,是為了中國較低廉的人力成本。

陳伶志指出,Zoom 將研發中心設立在中國的作法,對較為謹慎的用戶來說,信任感確實會打折扣。據有蘇州地方政府背景的中國人力網站「圓才網」,Zoom 在蘇州、杭州和合肥都設有研發中心,其中蘇州有約 200 名研發人員。

資料外洩損傷大者,專家建議另尋管道

針對中國官方是否可能利用 Zoom 來搜集資料,專研資訊戰的國立臺北大學犯罪學研究所助理教授沈伯洋今天接受中央社記者採訪時表示,目前沒有證據可以證明,但他也強調,「沒有任何軟體是絕對安全的」。

而陳伶志建議,一般使用 Zoom 進行線上學習的用戶其實不用太過憂慮。但若是政府單位,或較不能承擔資料外洩風險的用戶,「最好還是思考一下,另尋管道比較好」。

(本文經合作夥伴 中央社 授權轉載,並同意 Tech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中國色彩濃厚 視訊會議軟體Zoom資安惹議 〉。首圖來源: Unsplash)

《TO 編按》
Zoom 在過去就曾爆發資安問題,例如自動連接 Mac 用戶的鏡頭,或是在沒告知使用者的情況下,將使用者資訊上傳給臉書等等。紐約市教育局發言人費爾森(Danielle Filson)日前更發表聲明說,當局正指示各級學校「盡快停止使用 Zoom」。

種種的爭議燒得越來越大,讓 Zoom 創辦人袁征親上火線 PO 文道歉,承認目前拓展得太快,有些地方做得不夠完善,趕不上品牌擴張的速度。

你可能感興趣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