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要編譯這篇文章】今年二月,比爾蓋茲在他的部落格《蓋茲筆記》中發表文章,談到未來影響人類最深的兩大技術:AI、基因編輯。AI 是近幾年才蓬勃發展的技術,但運算能力以每 3.5 個月增加 1 倍的速度成長,超過半導體的摩爾定律。若 AI 以這種速度繼續發展,它會在什麼時候擁有人類的智力呢?(責任編輯:郭家宏)
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Bill Gates)近日宣布辭去微軟和波克夏.海瑟威(Berkshire Hathaway)董事,打算專注在比爾和梅琳達.蓋茲基金會(Bill & Melinda Gates Foundation)的慈善事業。
而他在二月受邀出席美國科學促進會演講前,在他的部落格「蓋茲筆記(GatesNotes)」發表了一篇他將演說的演講稿,其中提到了接下來的數十年將影響人類最深的兩個技術, AI 和基因編輯。
3.5 個月運算能力加倍,AI 成長速度比摩爾定律還快
人們常常問哪些科技在接下來的時代最能影響我們的生活。AI 永遠都在排名的前幾名。自從 1950 年艾倫・圖靈奠定了 AI 的基礎,AI 就開始了一系列的超漲超跌循環(boom-and-bust cycle)。
人們開始發現 AI 的潛力,約每經過 3.5 個月 AI 的運算能力就有雙倍的成長,遠超過半導體的摩爾定律。人們也正在學習該如何用更聰明的方式處理數據,讓 AI 的處理能力和大量的新數據相結合。這將讓人們實現對 AI 領域未來的承諾:合成、分析、看清萬物的模式,發現新洞見和做出遠超人類能理解的跨維度預測。
但其中最令人興奮的是,AI 可以幫助我們理解複雜的生物系統,像是腸道的微生物叢,協助我們對早產等全球健康議題有新的洞見,加速疾病的治療和研究。
神奇的基因剪刀,精準治療基因疾病
另一個常提到的技術是基因編輯,該領域的進展提供了現代科學家強力的新工具去調查愛滋病、鐮刀型貧血症等遺傳疾病的潛在治療方法。這些工具也提供我們加速應對新疾病發展出試驗、診斷、治療和疫苗的生產等,像是最近肆虐的新冠肺炎。
15 年前「人類基因組計劃(Human Genome Project, HGP)」給我們破譯人體遺傳訊息的能力,讓我們知道哪些基因序列會導致疾病的發生。8 年前,CRISPR 給人類精確編輯 DNA 的能力,累積至今,高達 89% 的已知遺傳變異可以經過治療修正。
而且,隨著 CRISPR 等基因編輯技術的突破,我們正處於精確診斷、治療和疫苗的新時代邊緣,這個時代的來臨,將有可能不只治療罕見遺傳疾病,還可以幫助那些貧窮國家的人民,改善他們的健康。
去年,科學家開始使用 CRISPR 的分子剪刀展開臨床試驗,將基因剪除、編輯並將幹細胞注射回人體。
比爾蓋茲研究平價基因療法,有望讓普羅大眾得到基因治療
鐮刀型貧血是貧困國家最頭痛的主要因素之一,而絕大多數在非洲,預計在接下來的 30 年會有 1500 萬新生兒帶著鐮刀型貧血的重擔出生。而令人更痛心的是,這些新生兒中將會有一半或甚至 90% 的人活不過 5 歲生日。
這也是比爾及梅琳達・蓋茲基金會致力預防的事。雖然近幾年的基因療法有顯著的突破,但價格實在太高,一次療程花費約 3000 萬。除了要負擔得起外,還必須有具備相關知識和訓練的醫生,與在有最先進醫療設備的醫院接受治療。
因此,我們透過與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合作研究負擔得起的「體內」基因療法,希望能發明注射式的基因療法。僅透過一次注射就可以編輯骨髓中造血幹細胞的基因,這種方法不僅有效率,也能以低花費的優勢片及上百萬的病患。
參考資料來源:
1.《GatesNotes》:〈My message to America’s top scientists〉
(本文提供合作夥伴轉載。首圖來源:Wallpaper Flare CC Licensed)
延伸閱讀
【AI 做保育】Google AI 幫忙辨識野生動物照片,省下 3,000 倍作業時間
用 AI 畫成新冠病毒基因演化樹,圖策智能執行長揪出「病毒傳播路徑」
AI 最新教材免費讀!劍橋大學出版社開放高達 21 種學科的線上教科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