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防疫經驗登上國際期刊】為何台灣緊鄰中國,疫情卻不像別國那麼嚴重?

【為什麼我們要挑選這篇文章】台灣緊鄰中國,原先被認為將是疫情嚴重的國家,然而截至 3 月 4 日,確診病例只有 42 例,遠低於韓國、義大利、美國等國,因此台灣的防疫經驗被登上國際期刊,向全球展示台灣的防疫成績。

台灣做了什麼事,讓疫情擴散相對沒那麼嚴重?(責任編輯:郭家宏)

武漢肺炎疫情全球蔓延,台灣政府防疫表現獲得國人普遍肯定,不只如此,現在更登上國際權威期刊《美國醫學會雜誌》(JAMA),文內提到台灣從原本被認為因緊鄰中國,而成為疫情第二嚴重的國家,不過疫情發展至今,許多國家確診數字暴增,但台灣卻僅僅出現 42 例病例,從 2 月 24 日病例數排名的第 10 名,一路退後到現在的第 16 名。

原文傳送門

台灣緊鄰中國,但疫情並沒有原先預期的嚴重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在 4 日記者會上,很開心地宣布台灣的防疫經驗登上國際權威醫學期刊,且專文內一一介紹台灣如何透過大數據的分析、新科技的運用及主動篩檢 3 大項防疫措施。

文中主要盛讚台灣在面對武漢肺炎時,迅速認知到危機的發生,並針對危機做出緊急應變,其中,也特別提到指揮官每天針對疫情召開記者會,亦即時澄清不實謠言,以安撫民心,希望藉由介紹台灣經驗,可以提供其他國家一些未來應變的指引。

文中也指出,根據先前研究,台灣被認為可能是這波疫情中嚴重度第二高的國家,不過到了 2 月 24 日,台灣確診病例 30 例,排名為當時全球第 10 名,截至 3 月 4 日為止,台灣現今確診有 42 例,病例數排名往後跌至第 16 名,台灣隨著疫情的發展,名次是越來越往下。

期刊肯定台灣防疫措施:口罩實名制、徵用口罩工廠等

此外,該文也羅列台灣許多的防疫措施,如:口罩實名制、徵用口罩工廠、加強口罩產能等;運用新科技的部分,旅客可於機場報到櫃台預先掃描 QR CODE,線上填報健康聲明卡,入關時可直接進行審核,移民官也可同步知道旅客是否需要居家檢疫。除邊境檢疫外,台灣也將健保資料與出入境資料連結,民眾就醫時,醫師只要讀取健保資料,就可馬上得知病患近期是否有高風險旅遊史,而做為診斷症狀的判斷依據。

而文章的第一作者 Jason Wang,出生台灣,但從小就隨家人移民到美國,後來取得哈佛大學醫學博士、蘭德研究所公共政策博士;現任史丹佛大學副教授,也是史丹佛醫學院醫療預防及成果政策研究中心主任。

(本文經合作夥伴 上報 授權轉載,並同意 Tech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武漢疫情病例數從全球第2退居16名 台灣防疫經驗登上國際期刊〉。首圖來源:上報

更多關於新冠肺炎的消息

Google I/O 開發者大會首次喊卡!新冠肺炎又宰了一場年度科技大會
【中國衛星圖超清澈】中國因新冠肺炎停工 2 個月後,空氣污染大幅降低
新加坡靠抗體追蹤肺炎疫情,成功檢測哪些人是「無症狀感染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