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哉問】為什麼 Amazon 要紀錄你在 Kindle 翻頁、畫重點的頻率?

美國版 GDPR 加州消費者隱私保護法(California Consumer Privacy Act, CCPA)於 2020 年 1 月 1 日正式生效。法案正式將資料權限交換給消費者,讓用戶了解企業蒐集的數據內容以及數據的使用方式。於是外媒《The Markup》的記者 Adrianne Jeffries 收到來自 Amazon 關於他在 Kindle 上的使用數據,數據量高達 9 萬多筆。

https://twitter.com/adrjeffries/status/1222277544730337280?ref_src=twsrc%5Etfw%7Ctwcamp%5Etweetembed%7Ctwterm%5E1222277544730337280&ref_url=https%3A%2F%2Fwww.theverge.com%2F2020%2F1%2F31%2F21117217%2Famazon-kindle-tracking-page-turn-taps-e-reader-privacy-policy-security-whispersync

Jeffries 於推特上寫道「Amazon 會紀錄我在 Kindle 上小至每個點擊的數據。」

其實企業儲存、蒐集用戶行為數據並不奇怪,這反而是企業了解用戶體驗最快的方式。舉例來說,架設購物網站的企業會彙整用戶在網站上連續點選、放置購物車、購買的品項,或是用戶在特定頁面停留的時間長短。不過,Kindle 是電子書,如果系統紀錄用戶閱讀時間、不同書籍的閱讀傾向,抑或是購書時的類別傾向等還算合理,但 Amazon 為什麼要紀錄 Kindle 用戶閱讀時小至標記、反色、翻頁的頻率?了解這些到底對 Amazon 來說有什麼意義?

為什麼要紀錄翻頁頻率?

假如你還是堅信跟「用戶體驗」有關,你就答對了!

據 The Verge 指出,紀錄極微小的用戶行為都是為了支援 Kindle 的 WhisperSync 功能。這個功能可以將閱讀進度、重點劃記同步在不同設備中,讓用戶可以不用只依賴電子書,到不同平台都可追蹤閱讀。此外,Amazon 會利用翻頁數據紀錄用戶的閱讀習慣與頻率,當閱讀量達到一定里程碑時恭喜一聲,就像 Nike Run 等運動 App 採用的鼓勵機制一樣。

更重要的是,Amazon 也會利用數據改善 Kindle 的閱讀方式,舉凡 Page Flip 功能就是因此而生。

Amazon 從翻頁大數據中發現,電子書用戶有著紙本書讀者同樣的習慣,喜歡來回翻閱前後頁數,主要是為了確認已閱讀過的內容。於是如 Page Flip 可以紀錄當下閱讀頁數且往回翻閱,和讓閱讀介面同時顯示過去九頁內容的功能就被開發出來了。

「大部分企業偏好蒐集越多數據越好,無論是否知道該如何使用」CCPA 投票議案的共同作者 Alastair Mactaggart 說到。不過他也提及,儘管企業不知如何運用數據,但了解到這些被科技公司開發出來的系統變得「比我們更懂自己」,這才是民眾需要注意的事。

當然 Amazon 也提供取消資料紀錄的選項,用戶只要到 Kindle 設定中取消 Whispersync 功能就能停止伺服器繼續儲存使用行為數據;不過,這也就代表用戶的閱讀紀錄也只會停留在單一設備上了。

參考資料來源:

1. 《The Verge》:〈Why Amazon is tracking every time you tap your Kindle

2. 《Guardian》:〈‘They know us better than we know ourselves’: how Amazon tracked my last two years of reading

(本文提供合作夥伴轉載,首圖來源:Pxfuel, CC Licensed。)

你可能感興趣

亞馬遜官方廣告:蓋 Kindle ,麵更香~我手刀拿出來一客準備好了!

亞馬遜 Kindle 2 萬本繁中書終於上架啦!博客來:樂觀其成

亞馬遜傳將開放「線上版」繁中 Kindle!台灣的電子書市場要起飛啦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