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什麼我們要挑選這篇文章】癌症是人類的頭號殺手,因此醫學界積極投入癌症篩檢、治療的研究。近日國家衛生研究院找出癌症的生長、轉移關鍵:琥珀酸,可做為篩檢工具,提升存活率,並有望據此機轉研究出標靶藥物,治療患者。(責任編輯:郭家宏)
癌症治療大突破,國衛院耗時 5 年找出癌細胞生長、轉移重要關鍵「琥珀酸」,初步發現可有效篩檢初期非小細胞肺癌,同時發展出可抑制癌細胞生長的抗體,研究成果登上國際期刊。
論文在這裡
琥珀酸是癌症生長、轉移的關鍵物質
國家衛生研究院 20 日舉辦記者會公布這項研究成果,參與研究的國衛院細胞及系統醫學研究所副研究員郭呈欽表示,癌症蟬聯國人多年死因首位,尤其非小細胞的肺癌更堪稱癌症中的殺手,但因目前缺乏有效篩檢方式,患者發現時大多已是晚期,死亡率高。
基因檢測是目前肺癌篩檢的主要趨勢,但郭呈欽認為,人體的代謝和疾病、健康息息相關,因此他和研究團隊轉而從代謝物下手,並耗時 5 年分析一般人和癌症患者體內代謝物成分差異。
郭呈欽發現,癌症患者血液中的「琥珀酸」明顯高於一般人,進一步研究發現,琥珀酸在癌症生長、轉移的過程扮演相當關鍵的角色。
施打抗琥珀酸單株抗體的肺癌老鼠,8 週後全數存活
郭呈欽解釋,細胞中的「粒線體」是人體產生能量的主要來源,琥珀酸則是能量產生後生成的代謝物,通常只會存在正常細胞內;但這次研究發現,癌細胞會將琥珀酸釋放出來,拉攏人體的「警衛」巨噬細胞成為「幫派份子」,助長癌細胞生長與轉移。
國衛院研究團隊和三軍總醫院醫師團隊合作,發現非小細胞肺癌患者血液中琥珀酸濃度比常人高出 1.8 倍,其中 1、2 期癌症患者濃度較高,到了 3、4 期腫瘤轉移後,濃度明顯降低,代表血液中琥珀酸可作為診斷肺癌發展進程的重要生物分子標記。
此外,研究團隊更發展出抗琥珀酸的單株抗體,消除癌細胞釋放到血液中的琥珀酸,抑制癌細胞生長及轉移,並以老鼠實驗,同樣罹患非小細胞肺癌的老鼠,沒有施打抗琥珀酸單株抗體者,在短短 8 週內死亡率高達 50%,打了單株抗體者,8 週後仍全部存活,未來將進一步以人體檢體測試,可望發展成肺癌初期患者的標靶藥物。
琥珀酸可做為癌症篩檢工具,提升患者存活率
郭呈欽說,這是國際間首次發現血液中琥珀酸在癌細胞生長、轉移扮演的角色,未來可望以簡單的驗血方式搭配影像檢查,作為非小細胞肺癌篩檢工具,更替癌症初期患者的治療藥物開啟一扇窗,研究成果已於 1 月刊登在國際權威期刊「分子細胞」(Molecular cell)。
值得注意的是,琥珀酸的奧妙在肺癌、乳癌、前列腺癌、大腸癌等癌別中同樣存在,研究團隊未來將持續針對各癌別深入研究,盼為癌症醫療策略、藥物開發帶來新方向。

(本文經合作夥伴 中央社 授權轉載,並同意 Tech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癌症治療突破 國衛院揪出癌細胞轉移關鍵因子〉。首圖來源:中央社)
更多關於醫學研究的消息
【原因是個謎】一場骨髓移植手術,讓患者精液被「陌生德國人」的 DNA 全部佔領
男士避孕不用結紮,打個針就可以!成功率高達 97% 且沒有副作用
【比醫生快 10 倍】閱讀 250 萬個大腦影像後,AI 能在 3 分鐘內快速抓出腦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