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準醫療是現代醫學的重點研發趨勢,讓治療方法更偏向個人化,醫療器材的設計概念也逐步走向「一次性使用」,也就是說,手術中的醫材只能使用在一名病患身上,使用完後必須妥善處理、不許消毒後再次使用。這種拋棄式醫療器材的概念,早在精準醫療之前就已經問世,如今受到精準醫療強調個人化治療精神的影響,讓拋棄式醫療器材變得越來越普及、種類也越來越多。
台灣大型醫療設備經銷商友信醫療集團表示,從手術房的演進史,最能看出拋棄式醫療器材的發展趨勢。1950年代的手術房中,從手術服、桌巾、到醫療器械,絕大多數都是反覆使用,之後漸漸地有些器械改成拋棄式,現今法國有些醫院手術室連手術服和桌巾都已改成拋棄式,其手術室內的拋棄式比例已大於傳統反覆使用。
另外,在牙科治療上也是相同趨勢,牙醫師在治療時一定會用到的三種器械:口腔鏡、探針及鑷子,以前都是全不鏽鋼材質、可供反覆消毒使用,現在很多牙科改用塑膠柄拋棄式獨立包裝,使用完後就讓病患帶回家,或直接丟棄。
三大重點破解:為何拋棄式醫材成為趨勢主流?
其實,目前歐美國家主流醫院的手術室,幾乎都以使用拋棄式醫療器械為最高指導原則,主要是為了避免病患在治療過程中,因為消毒不完全而導致的交叉感染風險,畢竟站在無菌的角度來看,無論哪一種消毒流程或方式,都比不上一次性醫療器械來得可靠。
國外曾有媒體報導指出,醫院應該使用拋棄式醫療器械的三個原因,第一是確保病患安全。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CDC)曾於2016年發布的《醫療照護相關感染報告》指出,當醫療機構和專業人員意識到感染問題並採取預防措施時,醫療照護相關感染也就是俗稱的院內感染的發生機率可降低 70%以上。而主要的預防措施之一,就是使用拋棄式醫療器械。
第二個原因則是節省時間。醫療器械必須經過嚴謹地清潔、消毒流程,才能真正做到去汙與滅菌,並提供給下一位病患使用。而清潔消毒所需耗費的人力與時間,其實相當可觀,而且也不好管理,但拋棄式醫療器械就沒有這些問題。
最後一個原因則是降低成本。從產品定價來看,拋棄式醫療器械雖然高於反覆使用的器械,但如果納入反覆使用醫療器械的相關成本做比較,例如:清潔消毒、當院內感染發生時相應的處理措施,拋棄式醫療器械不需要任何後續的維運支出,相對而言成本較低。
拋棄式醫材進入台灣,骨科手術第一線受惠
將視角拉回台灣來觀察,友信醫療集團認為,台灣拋棄式醫療器材的使用比例雖然不像歐美國家那麼高,但有逐步往上成長的趨勢。以骨科手術為例,原本搭配骨釘使用的醫療器械都是反覆使用,例如:套管、螺絲起子等,如今台灣也導入了拋棄式安全骨釘的新選擇。
友信醫療集團更進一步指出,在骨科手術過程中,如果發生感染,是一件相當嚴重的事情,有可能會造成病患的肌肉和骨骼壞死,而拋棄式安全骨釘讓病患能夠使用專屬於自身的醫療器械,進而降低手術過程中的感染風險。而且傳統骨釘需要在手術過程中,再行安裝套管;拋棄式骨釘則已經事先安裝好套管,並封在無菌包裝中,醫師拆開包裝就能使用,可以縮減手術流程。
對比傳統器械來看,安全骨釘除了省去事前的清潔消毒工作,還能確保手術過程的順暢度。因為在植入骨釘時,醫師需要很多醫療器械做輔助,如果事前準備不夠完善,在手術過程中才發現少了某一項器械,就會影響手術的進行。
總結來看,拋棄式安全骨釘的特色是隨拆即用、輕量、省時、省力、避免感染。未來還會朝著微型化、精簡化的方向發展,例如:縮小套管體積,滿足更多微創手術的需求,又如精簡器械種類,降低醫師在手術過程中更換器械的頻率,藉此造福更多手術需要骨釘的病患,創造院方、患者的雙贏未來。
(本文提供合作夥伴轉載,首圖來源:Pxhere, CC Licen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