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費 10 年研發「手機地震預警系統」,台大教授吳逸民獲頒傑出科技貢獻獎!

首圖來源:中華民國行政院 臉書官方粉專

【為什麼我們要挑選這篇文章】相信多數人都有在手機上收到地震警報的經驗,但你知道這是誰發明的嗎?

行政院今(2019)年舉辦了第 43 屆「傑出科技貢獻獎」,其中一位獲獎人就是發明這套地震預警系統的台大地質系教授 ── 吳逸民。他的貢獻不但是台灣一項重要的科學突破,更使台灣從地震儀器的「純進口國」翻轉為「出口國」,成功將台灣技術推廣到世界各地!(責任編輯:陳美羽)

地震發生前,民眾的手機就能收到地震警訊,這是因為災防告警系統應用台大地質系教授吳逸民開發的地震警報系統,才得以提早發送訊息、降低傷亡,吳逸民因此獲頒傑出科技貢獻獎。

花費 10 多年開發,從訊號接收到消息發布完全自動化

行政院 12 日舉辦「2019 年行政院傑出科技貢獻獎」頒獎典禮,由行政院副院長陳其邁頒獎給本屆獲獎人吳逸民與中央大學網路學習科技研究所講座教授陳德懷。

科技部指出,吳逸民研發出的地震預警方法「低價位 P 波警報器系統」,是一項重要科學突破,花費 10 多年時間的開發,終於在台灣成功設置災害性地震預警系統,能準確定出震源的位置及規模,更能搶先在地震波由震央傳送到各地前的 10 到 30 秒間發布警報,從訊號的接收到消息的發布完全自動化,降低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因為這系統,台灣從地震儀器進口國轉為出口國

科技部說,這套地震預警系統的開發,使台灣從地震儀器的純進口國翻轉為出口國,成功推廣至中國、印尼、印度、越南、南韓、紐西蘭、希臘、墨西哥、所羅門群島及菲律賓等國家。

科技部長陳良基受訪時指出,將重大災害訊息即時傳送到民眾手機的災防告警系統中,地震警訊的源頭,就是吳逸民這套「低價位 P 波警報器系統」,系統地震訊號進到災防中心和氣象局分析後,再傳送到民眾手中。

台灣數位學習先驅,影響規模超過 60 萬人

另外,科技部表示,陳德懷是台灣數位學習的先驅,他致力於研究數位學習,建構 21 世紀初全球最大網路學習社群及第一個網路學習城市「亞卓市」,以及建立「明日學校」、「明日星球」等,掀起國內外網路化學習系統的熱潮,目前約有 811 所學校使用,影響規模超過 60 萬人,其中包含多所偏鄉學校。

陳其邁致詞時表示,陳德懷以人為本,充滿人性關懷,致力改善偏鄉數位落差,對教育的顛覆與創新有非常卓越的貢獻。陳其邁並打趣說,他是升學主義下的產物,要是從興趣驅動來學習,「今天我可能是一個成功的歌手」;而吳逸民開發出地震預警系統,讓人民可以趨吉避凶,保障生命財產安全,是很重要的應用,並把台灣經驗推廣到各國。

走過 43 年歷史的「行政院傑出科技貢獻獎」

「行政院傑出科技貢獻獎」前身是「行政院傑出科技榮譽獎」,從 1976 年開辦,2006 年更名為「行政院傑出科技貢獻獎」,今年是第 43 屆,3 月公開受理推薦,獲推薦及主動發掘案共 36 件,聘請有關部會首長、學術研究單位首長及學者專家等 32 人組成「審議委員會」,最後評選吳逸民與陳德懷獲獎。

(本文經合作夥伴 中央社 授權轉載,並同意 Tech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手機地震警訊幕後功臣吳逸民 獲頒科技貢獻獎〉。首圖來源:中華民國行政院 臉書官方粉專。)

延伸閱讀

地震帶的台灣必學:提前 71 秒發出 7.0 大地震預警,中國的智慧防災系統怎麼做到?
不想淋雨的工程師,意外開發出百萬下載量的防災 APP!
台灣「開放資料」力量也能做防災!斷層查詢、避難通報全都錄,有需要的快來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