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智慧能源管理新趨勢,台達「智慧能源競爭力論壇」提供創新解方

(Credit: TechOrange 科技報橘,攝影師:邱如仁)

隨著各國開始重視低碳節能的永續發展趨勢,再加上萬物聯網啟動大量運算所需要的更多能源,如何智慧運用電力成為關鍵。企業用電如何更節能,同時又能善盡環保的社會責任呢?這一切都要透過創新的「智慧能源」思維與管理技術,來強化企業的競爭力。

台達舉辦「智慧能源競爭力論壇」邀請電力產業的專家,以及竹科半導體、高科技電子業者、海外回流台商、工商高用電戶共同討論綠電配置、智慧儲能策略。台達資深副總裁劉春條開場總括未來再生能源新局,並從台達與其子公司乾坤科技的實作經驗,提供各產業面對新規範解決問題的良方。

在傳統與再生能源間 台達儲能系統將扮演調和角色

台達資深副總裁劉春條表示:「再生能源的供電有時間性、波動性和間歇性等先天限制,從先進國家的經驗來看,搭配適當容量的儲能系統確有其必要。尤其在新法上路後,儲能設備不僅可以立即協助廠戶對應規範,更具備防災、降低尖峰用電,或與再生能源協同供電、在緊急狀況將電回送電網的功能,等於是一套智慧型微電網,可降低對傳統發電模式的依賴。藉由儲能系統的快速反應能力,在傳統能源與再生能源間扮演調和的角色,能夠充分發揮再生能源的永續性,減少傳統化石燃料消耗與汙染問題,同步維持電網供電穩定。」

台達資深副總裁劉春條(Credit: TechOrange 科技報橘,攝影師:邱如仁)

高科技電子業、半導體產業尤其需要穩定電力來維持產線穩定度,智慧電力儲能解決方案將會是維持產線正常運作的重要關鍵,科技部新竹科學工業園區管理局秘書長張致遠表示:「電力供應的足夠性、品質穩定度、價格及對環境造成的影響,絕對是影響廠商營運的 4 大要件。」

科技部新竹科學工業園區管理局秘書長張致遠(Credit: TechOrange 科技報橘,攝影師:邱如仁)

追求 2025 能源結構目標 台灣急需儲能系統

當今政府積極推動台灣綠色再生能源轉型計畫,訂下 2025 年「50% 天然氣、30% 燃煤、20% 再生能源」的能源結構目標;其中《再生能源發展條例》明定,再生能源 2025 年要達到發電總量 27 GW 的目標,是台灣未來的關鍵能源。

面對再生能源發電不穩定的先天限制問題,台達儲能元件事業處協理陳錦明表示:「儲能系統若與再生能源搭配,就能因應再生能源供電的先天限制,維持電網供電穩定。」台達目前已開始進行儲能系統的測試與應用,擁有多點實驗場域與合作夥伴,例如台電綜合研究所、高雄永安太陽能光電廠、中油嘉義綠能示範站、乾坤科技應用場域,發展儲能系統的可行方案。

台達儲能元件事業處協理陳錦明(Credit: TechOrange 科技報橘,攝影師:邱如仁)

再生能源比重提升 儲能系統將是電網關鍵要角

台灣電力公司調度處處長吳進忠博士以「台電輔助服務與電力交易市場規劃」為題,針對今年修正的再生能源發展條例修訂做出建議。他指出,選擇符合企業經濟效益與未來能源發展趨勢的電能系統,將會是接下來企業應該要關注的重點。

台灣電力公司調度處處長吳進忠(Credit: TechOrange 科技報橘,攝影師:邱如仁)

義大利國家電力公司,全球前三大電力集團的義電智慧能源(Enel X)亞太區總裁任傑夫 Jeff Renaud,以「儲能系統搭配用戶群代表參與電力輔助服務」為題,分享國際電網與能源轉型經驗。Jeff 表示「電力市場若要機制健全,需要開放多元技術與資源共同參與市場競爭,才能增加調度彈性和成本效益最大化。」

義電智慧能源(Enel X)亞太區總裁任傑夫 Jeff Renaud(Credit: TechOrange 科技報橘,攝影師:邱如仁)

儲能裝置將在電力管理系統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地位。台電綜合研究所吳成有博士在會中表示「儲能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再生能源,例如太陽能的發電占比將越來越高,鴨子曲線效應越發明顯,意即 2025 年電力系統應變能力(Ramping rate)必須從目前的 16.4MW/min 提升到 42.8MW/min,才能維持電力系統的穩定。這對傳統發電機組而言,是很大的考驗。」他分享台電綜研所儲能系統之設計與應用實例,「未來微型電網智慧化,可以做的除了節能、創能還有儲能。儲能電池的基礎研究,我們與台達、工研院都有合作,更引進了國外的技術。此外,台電也提供 250KW 儲能系統測試平台供廠商使用。」

台電綜合研究所博士吳成有(Credit: TechOrange 科技報橘,攝影師:邱如仁)

迎接綠能時代 台達智慧儲能策略三大系統

智慧電網是能源轉型的關鍵,必須和電力市場連結在一起。過去以火力、核能基載作為基礎,其他能源跟它協調搭配;但未來則以再生能源為核心,因為再生能源具有間歇性與瞬間變動性的特性,需要智慧電網作為核心平台、並且結合資通訊技術,連結供給面與需求面的資源,做有效且及時的最佳化管控。

台達也帶領與會者前進旗下子公司乾坤科技實地展示智慧儲能裝置,分享台達儲能解決方案包括電池儲能系統(Battery Energy Storage System, BESS),電力調節系統(Power Conditioning System, PCS)與能源管理系統(Energy Management System, EMS)等三大系統。已在國內外各種場域針對不同需求如:再生能源平滑化、電網輔助服務或微電網孤島運轉,建置諸多實際案例並順利運行。目前可以針對工商業應用提供100kW~MW等級的儲能系統解決方案,從室內外 50kWh 儲能機櫃到 MWh 等級的貨櫃儲能,應用場域如賣場、綜合大樓、機場、車站等公共場域或大型場域如製造業、微電網等應用;或是 10MW 以上電網等級的方案,應用於發電廠、輸配電所等。台達期許,未來儲能解決方案將成為台灣智慧電網中的關鍵要角。

(本文提供合作夥伴轉載,圖片來源:TechOrange 科技報橘。)

延伸閱讀

台達親身分享智慧工廠轉型經驗,6 個關鍵步驟達成產能 70% 提升
台灣用電大戶產業升級大哉問:如何智慧配置企業能源利用?
快速發展中的能源儲存商機:2022 年,全球電池儲存的能量可為 600 萬個家庭供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