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n Roth(丹.羅斯)是 LinkedIn 新聞工作室的現任總主筆,他在 2011 年從美國財富雜誌《Fortune》離開來到 LinkedIn,原本他只打算在這裡待兩年,沒想到這一待就一直到了今天,而且現在他還帶領了一個由 65 名記者所組成的內容團隊,並計劃在接下來僱用更多的記者。
為什麼 LinkedIn 要建立內容團隊?
剛開始 Roth 很納悶「為什麼 LinkedIn 要建立一支內容團隊?」後來,他漸漸看到了 LinkedIn 發展內容事業的巨大潛力。
根據 CNN Business 今(2019)年 10 月的報導,Roth 接受採訪時說道:「在《財富》雜誌工作時,你會一直在努力尋找對的受眾來閱讀你的報導,這就像是你一直對著所有觀眾揮手,告訴他們『快看看這裡,我們找到了新聞』。」
但是在 LinkedIn,Roth 認為內容團隊能夠明確地知道誰將閱讀這些文章,並針對這些明確受眾設計出對應的內容與標題。
平台特性:用戶都是各領域中的專業人士
Roth 會這麼說是基於 LinkedIn 的平台特性,在這裡,多數用戶幾乎都是商業人士或各個領域中的專業人士,因此當用戶來到這裡都是有明確目的的,不管是要找工作、找人才,還是找到特定領域中的菁英。
因此 Roth 認為,LinkedIn 內容團隊應該要是一個「可以幫助用戶更容易完成工作或目標的地方」,他知道,他們所做的一切都必須「有效率地幫助用戶解決問題」。
用數位工具挖掘新聞,推送報導給對的人
為了達到這樣的目標,Roth 建立了一支由新聞記者所組成的團隊,並給予他們充足的數位工具,使他們能在網路上、社群中快速挖掘出原生新聞,並將這些報導呈現在對的社群用戶面前,確保特定領域的專業人士閱讀了這些文章。
具備這些資源與工作方法,使 LinkedIn 成功吸引了許多記者加入這支內容團隊,因為身為內容創作者,最想知道的就是誰在閱讀自己的作品,尤其是受到特定領域中專業人士的關注。
現在,LinkedIn 在美國、巴西、英國、法國、德國、西班牙、荷蘭、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澳洲、印度、日本、中國和新加坡都擁有編輯人才,其中大約有 20 位編輯在美國工作,包括在舊金山和紐約的辦公室。
LinkedIn 的 3C 內容策略
羅斯將他的編輯策略命名為「3C」,分別是:創作(Create)、內容策展(Curate),跟培養(Cultivate)。
▌創作(Create)
創作,主要就是原創內容的產出,除了文字報導,還包括 Podcast 節目、經營類似粉絲專業的內容。
▌內容策展(Curate)
內容策展,主要是利用數位工具幫助編輯每天分析 LinkedIn 上超過 200 萬則的貼文,從中尋找有趣的消息,並製作成完整的內容。LinkedIn 的編輯策略取決於社群本身發生的對話,這正是「內容策展」的概念。
LinkedIn 的資深產品總監 Pete Davies 對 CNN Business 記者表示,LinkedIn 的內容團隊規模很大,編輯不一定擁有所有領域的專業知識,但是在 LinkedIn 上,這些領域的專家會自發性地引起談話,因此編輯可以透過這些對話寫出新聞報導,並且帶動討論的循環,引導出更多深入的對談。
▌培養(Cultivate)
培養,主要是指 LinkedIn 編輯與他們認為能夠評論特定新聞主題的用戶聯繫,並鼓勵該用戶發表相關的內容。
例如,某家航空公司突然傳出關閉的消息,LinkedIn 編輯就可以透過平台內部的工具與航空公司的員工聯繫,詢問他們是否願意在 LinkedIn 上寫下他們的經歷。
為專業人士提供內容而非亂槍打鳥
LinkedIn 發言人表示,與去年相比,每 30 分鐘進到 LinkedIn 社群一次的用戶增加了約 27%,這代表著 LinkedIn 內容團隊的策略與努力對流量和收益都是有利的。
Roth 認為,LinkedIn 在內容創作上的成功,是因為他們利用 3C 策略為這個充滿專業人士的社群策展了特定的內容,而非亂槍打鳥地為所有人提供所有內容。他說道:「我們必須向合適的受眾提供合適的訊息,否則做了一堆都只是與目標和理念背道而馳。」
參考資料
《CNN Business》:〈LinkedIn now has a newsroom of 65 journalists. It’s hiring more〉
(本文提供合作夥伴轉載。首圖來源:Max Pixels, CC Licensed。)
延伸閱讀
▌臉書將推出「新聞標籤」功能!有專業記者進駐,還會付錢給優質的發文者
▌【快準備履歷】LinkedIn:數據科學工作需求增加 56%,是卡位的好時機
▌文筆好到「太危險」!OpenAI 新自動寫作模型,將成假新聞製造產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