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什麼我們要編譯這篇文章】糖尿病是愛喝飲料的台灣人常有的慢性病之一。面對難以治療,甚至可能要洗腎的疾病,《科學轉化醫學》日前發表一個研究報告,認證「綠茶」能作為遠端啟動療法的關鍵要素!
平常在超商能買到的綠茶都有用嗎?一起來了解實驗內容。(責任編輯:陳伯安)
綠茶不僅能瘦身、護心血管、預防糖尿病,最新的實驗發現:未來綠茶將能用於治療糖尿病。
上個月(10 月)底,知名醫學研究期刊《科學轉化醫學》(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的封面文章引發關注。中國華東師範大學和深圳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的研究小組發現,「綠茶」能夠應用於治療 1 型和 2 型糖尿病,並已在小鼠和猴子實驗中獲得成功。
喝綠茶「遠端啟動」細胞治療療程
醫學家一直在研究基於細胞的療法,希望通過遠端控制系統,讓藥物在到達體內目的地後觸發治療,但都缺乏能將給定的療法傳遞給目標細胞或細胞群的方法。而本次研究成功發現,提取生活中常見的飲料「綠茶」,就能作為遠程細胞療法的控制因素。
研究員表示,人類在喝綠茶後會產生一種叫做「原兒茶酸(PCA)」的代謝物,就是這個「原兒茶酸」能作為開啟、關閉工程細胞活動的關鍵成分。根據團隊改造的人類胚胎腎細胞實驗,先將這個「工程細胞」導入小鼠體內,再餵予綠茶,研究顯示小鼠的工程細胞在飲茶後成功被「開啟」。
研究人員透過 CRISPR 基因編輯技術改善綠茶的靶向性,將其應用為人工類胰島細胞的表達觸發因素。實驗將微膠囊包裹的工程細胞移植糖尿病動物模型中,再通過口服原兒茶酸或飲用定製濃縮綠茶,激發細胞釋放胰島素;而不喝茶時,胰島素表達的基因就會靜默。
這項將綠茶作為遠程控制糖尿病患者體內細胞的實驗,在小鼠與患有糖尿病的猴子身上都獲得了成功。
用綠茶遙控的優勢:無副作用負擔
研究的關鍵步驟是要先將工程改造細胞移植到體內,有這種細胞的存在,綠茶才有可能啟動胰島素基因表達,分泌胰島素並控制血糖。
用綠茶作為控制機制還有一點優勢,就是不會導致任何明顯的副作用,例如發炎反應或白血球數增加。
研究團隊認為遠端細胞療法未來不但有望治療糖尿病,還可以應用於其他代謝疾病,如免疫疾病、神經退化、腫瘤,為人工定製的細胞療法提供更多可能性。
參考資料來源:
- 《Medical Xpress.》:〈Green tea used as control trigger for activating cell therapies remotely〉
- 《元氣網》:〈權威期刊稱「喝綠茶」可治糖尿病?別被標題黨騙了〉
- 《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A green tea–triggered genetic control system for treating diabetes in mice and monkeys〉
(本文提供合作夥伴轉載。首圖來源: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 官網。)
延伸閱讀
【比翼加速器 Demo Day】助台灣走出糖尿病之島陰影,新創把手機變胰島素記錄器
【連 Google 都做不到的台灣發明】交大團隊耗時 9 年,成功開發診斷眼疾的「智慧隱形眼鏡」
精準醫療 in Taiwan!3D 傷口量測系統用「雷射」精確記錄,創造可靠診療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