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要挑選這篇文章】Google 演算法遭華爾街日報爆料偏頗特定大型企業,甚至花錢買評論。全球最大搜尋引擎遭質疑,Google 怎麼回應這次風波?(責任編輯:陳伯安)
「《科技報橘》徵才中!跟我們一起定位台灣產業創新力 >> 詳細職缺訊息
快將你的履歷自傳寄至 [email protected]」
本文經 AI 新媒體量子位(公眾號 ID:QbitAI)授權轉載,轉載請聯繫出處
作者:量子位/賴可
Google 一直以自己的演算法驕傲,不過華爾街日報最新調查顯示,似乎它也沒有自己所說的那樣靠譜。
Google 通過演算改變其結果,並通過這種方式增加大公司曝光,比如 eBay 和 Amazon,還會花錢雇人幫自己「寫好評」。
2017 年,Google 開始狂改演算法
華爾街日報進行了超過 100 次的採訪,並且對 Google,Bing 和 Duckducgo 的搜索結果進行了對比。
最終結果是什麼?該報告發現 Google 在 2018 年對其演算法進行了 3,200 項更改。相比以往的數據來看,Google 在 2017 年進行了 2,400 項更改,在 2010 年進行了 500 項更改。
可以看出來,從 2017 年開始, Google 對演算法的更改陡增。
改變算法意味著什麼?調查認為,是為了讓作為其股東的一些大公司獲得更多的曝光率,比如 eBay。同時,像亞馬遜,Facebook 等主流網站也會被演算法青睞。
此外,與公開聲稱的不同,Google 保留了「黑名單」,通過這種方式阻止某些網站和結果出現。員工還可以修改疫苗和自閉症等主題的搜索結果。
Google 搜尋引擎的公平性有待商權
如果用戶輸入美國總統的名字,以「唐納·川普是」來進行搜索,對比其他搜索引擎,得到的相關評論會更溫和。輸入「移民是」或者「墮胎是」,得到的結果也更少煽動性。
演算法好不好,需要評估結果說了算。所以 Google 就花錢雇承包商給自己打「好評」。一位接受採訪的承包商表示,Google 付給評估方的價格是每小時 13.5 美元(約 405 台幣),然後告訴承包商「正確的」排名結果,讓承包商按照這個內容來調整評估。
Google 出面回應所有質疑
Google 的發言人反駁了調查結果,並且表示:「我們今天在做一直所做的事情, 提供了最可靠的可用資源,來提供相關結果。」
對調查報告中的具體結果,他不願意做評論。但 Google 也向另外一家媒體 GIZMODO 做了些回應。
至於黑名單這回事, Google 解釋公開否認其存在是因為特殊的政治原因。
那搜索結果總是偏愛大公司呢? Google 說,它的演算法設計更支持顯示「權威的」以及相關的結果。
至於雇人打「好評」呢? Google 說這些承包商要遵循具體的指導原則,這些原則是公開的。
由 Google 演算法爭議引起的熱議
在今年 10 月 Google 展示其對資料的處理時,就有一位哈佛法學院的教授 Jonathan Zittrain 表示,Google 幾乎不解釋自己怎樣干預搜索結果。
也有網友評論說,干預是沒有問題的,畢竟演算法來自人,其中也會蘊含偏見,但希望有明確的規範。
公司則回應稱,這一部分的細節內容不能公開,因為它正在和讓人「抓狂」的垃圾資料做鬥爭。通過限制系運作的相關資料來讓系統更安全,這樣的做法被稱為隱晦性安全(scurity through obscurity)。
Google 的發言人說「過去已經證明瞭,極度的透明性,就是允許壞行為通過這一規則傷害到用戶和網站所有者。」
但無論如何,這樣的曝光對向來是搜索標竿的 Google ,還是打擊不小。
結合近年來一系列 Google 在「道德」方面的下滑。
也讓不少人感慨:Google 的人設,正在崩塌。
你怎麼看?
(本文經 AI 新媒體 量子位 授權轉載,並同意 Tech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谷歌人为干预搜索结果被曝光:增加大公司曝光,主动营造岁月静好〉。)
延伸閱讀
在家從零自學沒問題!22 歲數據工程師大推 3 本必看的機器學習入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