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要挑選這篇文章】量子電腦正在起飛!Google 宣稱達到量子霸權,中美台政府皆投入資金研發量子電腦,台積電、廣達也表示投入相關研究。量子電腦成熟仍需要約 10 年的時間,這 10 年,台灣的哪些產業、企業可以開始布局量子電腦,以取得量子電腦商用時的龐大商機?(責任編輯:郭家宏)
國際大廠 IBM、谷歌等近期紛紛陸續提出量子電腦(Quantum)的願景,預期未來 10 年後,量子電腦將完全改變人類現階段的生活模式,雖然目前量子電腦仍面臨不穩定、超導體、超低溫等挑戰,但全球正悄悄掀起新一波科技革命。
量子電腦:使用量子位元計算,提升運算速度
量子電腦,顧名思義就是一種使用量子邏輯運算的電腦裝置,不同於傳統電腦的基本運算位元(bit),量子電腦是以量子位元(Qubit)計算,計算速度更快,進位方式也不同於傳統 0 或 1 的二進位方式,而是可以讓 0 與 1 同時存在,創造更多組合狀態,大幅提升運算能力。
若以硬幣比喻,傳統電腦只能顯示正、反兩面,但量子電腦因量子、原子特性,硬幣則類似呈現旋轉中的狀態,正、反兩面同時存在,如同在迷宮中遇到岔路時,傳統電腦一次僅能測試一條路線,量子電腦則可以同時測試多條路線,快速找到出口、降低時間成本。
雖然,目前量子電腦仍處於理論、初步開發階段,面臨挑戰包含超導體、超低溫以及軟體開發等問題,但未來應用將涵蓋金融服務、密碼加密、交通分析、醫療保健等,有助提升資訊帳密安全、精準分析數據,預期在量子電腦時代將完全顛覆現階段人類的生活模式。
中美政府皆投入資金,用國家力量研發量子電腦
美國科技大廠谷歌日前在《Nature》發表一篇論文指出,可以在真實世界系統裡實現量子加速(Quantum speedup),對於目前超級電腦需要約 1 萬年才能計算出來的答案,量子電腦僅需 200 秒就能完成。
隨著谷歌發表量子電腦計算重大突破,也開啟量子電腦的科技競賽,除了 IBM、微軟也加入戰局外,中國大廠阿里巴巴也宣布投入量子領域的研發,美國、中國政府也各自投入補助金額,無形中將科技競賽拉至國家層級。
中美兩強投身量子電腦爭霸戰,台灣有什麼機會與挑戰?
12/6 世貿一館,2019 未來科技展,破解量子運算關鍵
點我了解更多
台灣的量子電腦商機:半導體、晶片、伺服器、散熱模組
台積電 董事長劉德音 9 月在台北國際半導體展(SEMICON Taiwan)演講中指出,假如未來每個人口袋都有一個量子電腦,台積電一定不缺席,市場推測,量子電腦將採用的晶圓製程,將是 2 奈米、1 奈米,甚至是更精進的技術製程,台廠只要能掌握關鍵技術,就有機會擁有龐大商機與機會。
廣達董事長林百里也表示,量子是更多、更大的應用,預期對半導體、晶片需求都將更多,進而帶動雲端伺服器(量子伺服器)需求也增加,對廣達來說很有機會,雖然未來 3 到 5 年內,將由 AI 與 5G 帶來龐大機會,但在伺服器基礎上,未來 10 年量子電腦將更快速發展,改變人類現在的生活模式。
量子電腦的發展將不只提升對半導體、晶片需求,台灣許多廠商都可以搶商機,包含伺服器代工廠廣達、緯穎、英業達等,另外超導體、超低溫的環境要求下,散熱模組需求也提高,超眾、泰碩、雙鴻、奇鋐等,機殼廠勤誠也有商機可期,未來量子電腦更將提升資安、分析需求,包含資安監控、金融、交通分析、醫療保健上,台廠將迎來龐大商機。
面對世界各國持續投入量子科學研發,台灣該從何立基,除廠商本身投入,科技部去年也啟動專案,預計每年至少投入 7000 萬研發量子電腦,科技部長陳良基表示,台灣資源不多,將鎖定量子元件與物理、量子演算法、量子通訊與量子電腦等四大領域,預期量子電腦發展需至少 10 年時間,台灣也必須把握這 10 年的機會。
(本文經合作夥伴 鉅亨網 授權轉載,並同意 Tech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觀察〉國際大廠搶研發 量子電腦將顛覆人類生活〉。首圖來源:Flickr CC Licensed)
更多關於量子電腦的消息
【台廠投入量子爭霸戰】廣達派工程師研究量子電腦,布局量子時代的雲端伺服器商機!
【量子電腦的 Hello World】Google 再度發表量子霸權論文,美國政府也推出國家量子計畫!
量子電腦、機器學習強強聯手!科學家發表自動量測量子位元的機器學習演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