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垃圾變黃金!紐西蘭兄弟把海廢物變成高級夾腳拖,環保、公益同時做

圖片來源:中央社

【為什麼我們要挑選這篇文章】為了響應環保,越來越多人會去參加「淨灘」活動,但是你知道收完的海洋垃圾可以怎麼利用嗎?

這對紐西蘭兄弟看見了台灣完整的回收制度,便將海洋廢棄物轉化為許多人愛穿的「夾腳拖」,在台灣展開了全新的事業藍圖。(責任編輯:陳美羽)

一對紐西蘭兄弟來台創業,用海洋廢棄物再製成夾腳拖;兄弟檔中的哥哥賈斯汀表示,原料大多來自國內外淨灘活動,但 100% 是台灣製造,因為台灣有完善的回收制度和再利用工廠。

創業契機竟然始於「被離職」

這對來自紐西蘭的藍比(Lambie)兄弟,哥哥賈斯汀(Justin)是回收海洋廢棄物製成夾腳拖的公司負責人,10 年前他來到台灣就愛上這塊土地,後來長年居住在台中;最初設計海廢夾腳拖的契機,其實是因為遭前公司合夥人踢出公司。

賈斯汀表示,當時「被離職」還在想該怎麼辦,後來看到海洋塑膠垃圾的相關報導,激發製成夾腳拖的靈感,因此找來還住在紐西蘭的弟弟安德魯(Andrew)一同創業,兩人合作開始夾腳拖的研發製造。

從淨攤活動蒐集原料,100% 台灣製造

賈斯汀說,設計夾腳拖約在 2 年半前開始,第一年從設計、尋找適合的工廠等花了很多時間,接下來試作、測試又再花了 1 年左右,最後才定案;大部分的原料是從由台灣與紐西蘭的淨攤活動蒐集,很多是廢塑膠管、寶特瓶等,但「100% 是台灣製造」。

賈斯汀表示,紐西蘭當地廠商沒有能力利用回收塑料再製成夾腳拖,台灣則因為回收制度完善,成本相對較低;且廠商也有處理能力,品質也好,因此才會決定在台灣生產,並將 Made in Taiwan 台灣製造字樣印在夾腳拖上。

圖片來源:中央社

用夾腳拖宣揚減塑理念,環保、公益一起做

安德魯說,透過海廢再製夾腳拖,除了能夠宣揚減塑理念,之前也曾為紐西蘭的兒童慈善機構特製限量夾腳拖,每賣出一雙就會捐出售價一半的金額,幫助貧困孩童。

現在兄弟兩人不時會在台灣進行淨灘活動,安德魯指出,澎湖縣政府 9 月 22 日在白沙鄉岐頭沙灘舉行搖滾音樂節系列活動「搖滾淨灘」時,他們也受邀參與,白天的淨灘活動便清理了約 500 公斤的海洋廢棄物。

環保署這次在 2019 台北國際旅展設置「環保標章旅館」主題館,鼓勵民眾旅遊住宿響應綠色消費;藍比兄弟使用回收海洋廢棄物製成的夾腳拖也在現場展出,透過展示產品,希望宣傳回收及減塑的觀念。

(本文經合作夥伴 中央社 授權轉載,並同意  Tech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紐西蘭兄弟用海廢再製夾腳拖 百分百台灣製〉。首圖來源:中央社。)

延伸閱讀

未來食物你敢吃嗎?火山微生物、廢棄物甲烷都是顛覆菜單的創新食材
環保和利潤可以兼顧!調查:消費者開始考量氣候議題,但零售業者銷售額成長 4%
【比噴藥更環保】屏科大打造「福壽螺吸塵器」,惹人厭的農田殺手瞬間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