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用經濟學角度告訴你:foodpanda、Uber Eats 該不該為外送員投保勞健保?

【為什麼我們要挑選這篇文章】近日發生多起外送員車禍死亡事件,再次引發外送員與平台的僱傭、承攬關係爭議。勞動部認定,兩者之間的關係屬於「僱傭」,外送平台應該要為外送員保勞健保。從經濟學的角度來看,如果外送平台為外送員投保勞健保,會如何影響獎金制度與勞動供需市場?(責任編輯:郭家宏)

作者:Ryan

近日,網路外送平台的外送員頻頻傳出交通事故,影響用路人的生命安全。於是,有些人開始對外送員與外送平台之間曖昧的關係抱持著懷疑,到底兩者之間有著怎麼樣的關係呢?是「雇傭」還是「承攬」?關係的不同直接影響了外送員的工作權益,外送平台是否有義務幫外送員投保「勞健保」呢?

外送平台與外送員之間的關係,是屬於「承攬」還是「僱傭」?

對外送平台而言,他們認為自己的角色比較像是網路遊戲中常有的「冒險者公會」,負責收集訂單,向各個冒險者們發出任務,並於任務完成後,給予任務獎勵,至於是否承接任務,則由外送員自行決定。在他們的認知中,外送平台與外送員之間的關係為「承攬」關係,亦即「公會」與「冒險者」的關係,故無須為外送員投保勞健保。

可這樣的自我認知,在事件發生後不久,被勞動部狠狠的打了幾個耳光!勞動部職業安全衛生署長鄒子廉表示,這兩家平台業者對食物外送員有指定工作時段、未能接單要 24 小時內回報、指定要穿品牌制服、指定用品牌保溫箱、黏貼平台貼紙在機車,依此認定食物外送員和外送平台有一定的指揮關係,具備組織從屬性,雙方具有「僱傭」關係。

外送員薪資高,因為外送平台提供的「風險貼水」高

究竟,外送平台是否應該為外送員投保勞健保呢?我們以經濟學的角度一起來看看吧!以外送平台的外送員勞動市場來看,為什麼在承擔了較高的風險與車耗的情況下,仍有這麼多人願意投入這個勞動市場呢?外送員在 PPT 上表示,目前外送平台所提供的「任務獎勵」在一天 8 小時跑 10 單的情況下,大約有將近 2,000 元的收入,對比一般時薪 140 元的外送員一日進帳 1,120 元,整整高出近 900 元的收入。

根據經濟學的原理,擁有較高風險的工作,在薪資上也會擁有較高的風險貼水,簡單地來說,就是以金錢補貼你所承擔的風險。所以外送平台在沒有提供勞健保的情況下,以高於一般外送員的薪資,補貼外送員所承擔的風險以及一般外送員無須承擔的車耗問題。再者,根據市場調整機制,若外送平台所提供的報酬無法達到外送員對於風險貼水的要求,亦即勞健保所提供的保障,那麼參與該勞動市場的外送員人數也會隨之減少,為達到營業之目的,外送平台必定需要祭出更吸引外送員參與勞動市場的獎勵。

從經濟效益的層面而言,外送平台僅是以不同的方式提供了勞健保所保障的內容。從理論上來說,外送平台是不需要額外負擔勞健保的費用的。

但現實上,真的這麼簡單嗎?

市場之外,外部成本也是需要考量的議題

這個社會充滿著各個不同角度的觀點,若僅以經濟效益的角度去看待目前發生在外送平台與外送員之間的事件,其實會有所偏頗。如同在豔陽之下,因為不同的角度,我們可能看見遠方的海市蜃樓,故單一的事件,我們必須以多元的角度去分析,例如:從社會正義的層面去看外送員職場上的問題、以及因外送平台的盛行所產生的交通上、用路人生命安全上的各種外部成本、甚至是關係確定後的法律問題,都是我們必須逐一去探討的。

(本文經投稿作者 Ryan(The Editors) 授權刊登,並同意 Tech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外送平台與外送員間的曖昧關係怎麼解?01(經濟學篇)〉。意投稿者可寄至:[email protected],經編輯檯審核並評估合宜性後再行刊登。首圖來源:Flickr CC Licensed)

更多關於外送員的工作真相

三天兩起死亡車禍,foodpanda、Uber Eats 外送員是否拿得到勞保?
【美食外送員真心話】在 Foodpanda、Uber Eats 都當過外送員,他:隱藏開銷很可觀!
【Foodpanda 外送員真心話】外送可以做到月入 10 萬?別傻了,還要背負這些隱藏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