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什麼我們要挑選這篇文章】2019 年諾貝爾經濟學獎日前出爐!3 位美籍學者因開創了緩解全球貧困的實驗性方法而摘桂冠。
2019 諾貝爾獎頒獎季也順利畫下句點,頒獎儀式將在 12 月登場。(責任編輯:藍立晴)
2019 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近日揭曉,美國學者巴納吉、法裔美籍經濟學家杜芙洛和美國學者克里莫因開創緩解全球貧困問題的實驗性方法,共同獲得殊榮。他們全都是美國名校培育出來的傑出菁英。
瑞典皇家科學院(Royal Swedish Academy of Sciences)表示:「有關對抗全球貧困問題的最佳方式何在,今年的得獎人引進新方法以找出可靠的答案。」
3 位諾貝爾獎得主開創緩解全球貧困的方法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福特基金會(Ford Foundation)國際經濟學教授巴納吉(Abhijit Banerjee)1961 年生於印度孟買,1988 年取得哈佛大學(Havard University)經濟學博士學位。
1972 年出生於法國巴黎的杜芙洛(Esther Duflo),1999 年取得麻省理工學院經濟學博士學位,目前是麻省理工學院及賈米爾貧困行動實驗室(Abdul Latif Jameel Poverty Action Lab)教授。
杜芙洛是諾貝爾經濟學獎設立 50 年來,第 2 位獲獎女性,杜芙洛與另一位得主巴納吉是從事貧困研究的夫妻檔,往昔攻讀博士學位期間,巴納吉是她的指導教授。
美國哈佛大學教授克里莫(Michael Kremer)出生於 1964 年,1992 年取得哈佛大學經濟學博士學位。
巴納吉的媽媽也是經濟學家,她接受印度新德里電視台(NDTV)訪問表示,完全沒料到兒子會獲得諾貝爾桂冠。
她說:「他一直試圖讓經濟學擺脫理論部分,而是用理論來理解世界的本來面目,世界運作的方式,貧窮的樣貌,以及人們因應貧窮的作法。」
BREAKING NEWS:
The 2019 Sveriges Riksbank Prize in Economic Sciences in Memory of Alfred Nobel has been awarded to Abhijit Banerjee, Esther Duflo and Michael Kremer “for their experimental approach to alleviating global poverty.”#NobelPrize pic.twitter.com/SuJfPoRe2N— The Nobel Prize (@NobelPrize) October 14, 2019
This year’s Laureates have introduced a new approach to obtaining reliable answers about the best ways to fight global poverty. It divides this issue into smaller, more manageable questions – for example, the most effective interventions for improving child health.#NobelPrize pic.twitter.com/faQTTZhJqI
— The Nobel Prize (@NobelPrize) October 14, 2019
Watch the announcement of the 2019 Sveriges Riksbank Prize in Economic Sciences in Memory of Alfred Nobel.
Presented by Göran K. Hansson, Secretary General of The Royal Swedish Academy of Sciences.#NobelPrize pic.twitter.com/M8kqyxvfxq
— The Nobel Prize (@NobelPrize) October 14, 2019
TO 編按:杜芙洛 表示 ,一直盼望能以科學作為對抗全球貧困的方法,那些試圖幫助窮人的人們也並不瞭解貧困的深層根源,因此他們希望能以科學方式來解決問題。諾貝爾委員會則表示,這三者的方法「徹底重塑了」發展經濟學,對全球貧困產生了明顯影響,並具有進一步改善世界上最貧困人群生活的巨大潛力。
2019 諾貝爾獎畫下句點,12 月頒獎儀式登場
諾貝爾醫學獎、物理學獎、化學獎、文學獎與和平獎得主已經分別在 7 到 11 日陸續出爐,14 日公布經濟學獎得主,為 2019 年諾貝爾頒獎季劃下句點。
諾貝爾獎得主可獲頒一張證書、一面金牌和獎金 900 萬克朗(約新台幣 2807 萬元),若得主超過一位,則獎金平分或依比例分配。
諾貝爾經濟學獎正式名稱為「瑞典中央銀行紀念諾貝爾經濟學獎」(The Sveriges Riksbank Prize in Economic Sciences in Memory of Alfred Nobel)。諾貝爾獎起初的 5 個獎項不包括經濟學獎,1968 年瑞典中央銀行捐款給諾貝爾基金會,才增設經濟學獎,並於 1969 年首次頒發。
頒獎儀式將於 12 月 10 日,即諾貝爾逝世紀念日當天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舉行。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小檔案
巴納吉(Abhijit Banerjee)
1961 年 2 月 2 1 日生於印度孟買
學歷:哈佛大學經濟學博士
經歷:J-PAL 貧困行動實驗室創辦人、美國國家經濟研究局研究員、經濟政策研究中心(華府智庫)研究員、基爾世界經濟研究所研究員
現職:麻省理工學院福特基金會國際經濟學教授
著作:與杜芙洛合著「窮人的經濟學」(Poor Economics),2011 年 獲金融時報與高盛年度最佳商業書籍獎
杜芙洛(Esther Duflo)
1972 年出生於法國巴黎
學歷:麻省理工學院經濟學博士
經歷:J-PAL 貧困行動實驗室創辦人
現職:麻省理工學院教授
學術獎項:A.SK 社會科學獎、阿思特利亞斯公主社會科學獎、印福思獎等
著作:與巴納吉合著「窮人的經濟學」
克里莫(Michael Kremer)
1964 年 11 月 12 日生於美國
學歷:哈佛大學經濟學博士
經歷:世界經濟論壇全球青年領袖、麥克阿瑟獎學金獲得者、美國藝術與科學研究院院士
現職:哈佛大學教授
著作:
Strong Medicine: Creating Incentives for Pharmaceutical Research on Neglected Diseases
資料來源:諾貝爾獎網頁、麻省理工學院網頁、哈佛大學網頁
(本文經合作夥伴 中央社 授權轉載,並同意 Tech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諾貝爾經濟學獎 3 學者研究緩解全球貧困摘桂冠 〉。)
延伸閱讀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怎麼看 Libra?可以私下使用,但難以取代法定貨幣
研究「細胞怎麼呼吸」可用於治療癌症,3 位英美學者獲得諾貝爾醫學獎!
台灣科學家解出袋熊「方形便便之謎」再奪搞笑諾貝爾獎,上一次他們研究了哺乳動物的尿尿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