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什麼我們要挑選這篇文章】有現代版鋼鐵人之稱的馬斯克,今年又再度完成一項創舉,發表新一代火箭「Starship」,又稱為「太空聖杯」,並計畫在 6 個月內發射進入地球軌道,目標是明年可以承載 100 人登上月球和火星。
這項計畫起源於 2017 年的大獵鷹火箭(BFR),它可以完全重複使用,將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火箭,計劃於 21 世紀 20 年代初投入使用。
預計在 2020 年,BFR 將帶領首批太空乘客前往月球。這艘火箭將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運載火箭之一。無論馬斯克是否能準時達成目標,他都賦予了人們對未來無限的想像。(責任編輯:施怡婷)
「《科技報橘》徵才中!跟我們一起定位台灣產業創新力 >> 詳細職缺訊息
快將你的履歷自傳寄至 [email protected]」
「2019 年是火星宇宙飛船元年!」
去年八月,SpaceX 創始人馬斯克曾在一次發布會上野心勃勃的承諾,自己心中的理想的星際飛船明年即將完工。
時隔一年,今早(28日),外星人馬斯克終於揭開了這艘「理想飛船」的面紗,也更新了他用於「殖民」火星的 Starship 飛船的最新進展。
馬斯克整個人看起來對於心目中飛船的樣子十分滿意,不僅連發幾條 twitter「炫耀」,連 twitter 的頭像都換成了這艘飛船的圖片。

馬斯克也在演講中發布了最新的 Starship 的進度報告:Starship 即將首先升空到 6.5萬英尺的高度,然後在「大約一到兩個月」著陸。
「這聽起來完全是胡說八道,但我希望我們可以在不到6個月的時間內到達預定軌道。」演講在在德克薩斯州南端的一個發射場進行,身後是 Starship MK1 和 2008 年首次發射的獵鷹 1 號火箭。
你想要什麼樣的未來?
剛入場的馬斯克以這樣一個問題開始了今天的發布。
Starship 成本較低、可以重複利用,馬斯克:達到人類物理技術的極限
馬斯克表示,人類要想成為星際物種,就要把星際航行做的跟乘飛機一樣,並且飛船也要像飛機一樣可以重複利用,這是星際飛船需要進行的關鍵突破。
為了提供成本較低、可以重複利用的星際航行,Starship 在 SpaceX 誕生了。
馬斯克現場表示:「我太難了,這幾乎達到了人類物理技術的極限,如果地球的引力再大一點,這項技術就不可能實現了。」
為了設計出高效且完全可回收的火箭,SpaceX 的工程師為此努力了 17 年。之前,SpaceX 設計了兩款火箭:獵鷹 9 號和獵鷹重型火箭,重型實質上是一枚獵鷹 9 號火箭加上兩個獵鷹 9 號助推器附加在兩側,但是獵鷹還是太小了,不足以實現馬斯克飛到火星的夢想。
2016 年墨西哥瓜達拉哈拉的國際宇航大會上,馬斯克公佈了他的首款設計,他稱之為「星際運輸系統(Interplanetary Transport System)」,這艘宇宙飛船巨大無比,直徑接近 40 英尺,可以載 100 人到達火星。
一年後在澳大利亞,馬斯克表示星際火箭縮小了四分之一,直徑為 30 英尺。
去年 11 月,SpaceX 公司宣布了星際飛船的名稱:BFR,「B 」代表大,「R」代表火箭,現在被稱為超重型助推器。
如今,原型機已經建造完成,和獵鷹 1 號相比,可以說是個龐然大物了。六個月內,Starship 原型機可能進入軌道
8 月份,SpaceX 公司測試了一個簡單的原型測試,稱為「星際漏斗」,只有一個發動機,馬斯克把它比作一個會飛的水塔。發射後,發動機升到 500 英尺的高度,然後橫向飛行,之後在另一個地方降落。
這次飛行持續了 57 秒,而 7 月份的一次較短的飛行高度達到了 65 英尺。
現在,單引擎的原型機已經成功進行了實驗,下一個任務是讓這個再德克薩斯建造的的三引 擎Mk1 原型機成功發射,到達約12英里(20公里)的高度。
第二個原型 Mk2 正在佛羅里達州的 SpaceX 中心製造中。馬斯克說,Mk3 原型將在博卡奇卡開始建造,「大約一個月開始」,並可能在三個月內完成。
馬斯克在演講中表示,第一階段將從亞軌道飛行開始,然後進入正式軌道「這聽起來完全是胡說八道,但我們希望在不到六個月的時間內進入軌道。」
時間太趕,沒時間上漆?
現在大多數火箭的外觀都是白色的,但 Starships 原型機的銀白色表面更有點像上世紀50年代的老科幻電影。
當飛船返回地球時,鋼製的隔熱罩將保護飛船
有猜測稱這是因為馬斯克為了在所謂星際飛船元年 2019 年完成自己立下的 flag,時間緊迫,所以壓根沒有考慮到按油漆這樣的美學細節。
當然,選擇材料也有工程原因。
馬斯克最初計劃使用高科技的碳纖維,但後來改用不銹鋼。馬斯克說,鋼比碳纖維和鋁(另一種常用的火箭材料)更重,但也更便宜,約為碳纖維成本的 2 %,而且熔化溫度更高,更容易承受重返地球大氣層的熱量。
「我愛鋼鐵。」鋼鐵人在發布會上如此感慨。
迄今為止推力最大的火箭
馬斯克說,這種火箭的推力將是迄今為止最強大的火箭,推力是美國宇航局登月飛船所用的土星五號火箭的兩倍。
Raptor 發動機是巨大的液體—液體火箭發動機,使用甲烷和氧氣為 Starship 提供動力。
此前馬斯克認為,Starship 需要一個至少可以產生 170 噸力量的引擎。然而之前的測試顯示單引擎的推力已經可以達到 172 噸,現在已經達到了 200 噸。Starship 將安裝在超重型火箭的上面,這這種火箭的底部可能綁上多個 Raptor 引擎,真是想想都覺得瘋狂。
相比之下,美國宇航局正在研製的大型火箭,稱為太空發射系統,最初將能夠提升約70 噸,後來的升級版本是提升 130 噸,還是弱了一點。
並且這個火箭還是完全可以重複使用的。對於阿波羅號來說,除了宇航員所在的頂部的登月艙外,所有的東西都在發射過程中被丟棄了,甚至登月艙也只使用一次。
建立基地要靠「軌道補給」計劃
馬斯克還詳細介紹了星際飛船的「軌道補給」計劃,這將讓飛船可以在軌道上直接進行燃料補給。馬斯克說,這個過程比與國際空間站對接更加容易——這是 SpaceX 非常擅長的事情。「這是在月球或火星上建立基地的另一個關鍵部分。」
馬斯克的演講總是這麼振奮人心,但是馬斯克對時間的估計貌似一直過於樂觀。例如,2016 年在瓜達拉哈拉的時候,他說 SpaceX 的目標是在 2022 年發送第一架貨運飛機到火星,兩年後第一批人到達火星,目前來看這些日期不太可能實現。
雖然馬斯克的暢想是否能夠實現還需時間來觀察,但是正如他在演講中所說,今天的發布又讓我們離「多星球生活」設想邁進了一大步。
(本文經合作夥伴 大數據文摘 授權轉載,並同意 Tech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6個月內進軌,目標火星!馬斯克剛剛發布最強“理想飛船”,稱已達人類物理極限〉。首圖來源:大數據文摘)
延伸閱讀
【特斯拉自駕車晶片大揭密】一台車安裝兩個 AI 晶片,馬斯克誇口全世界最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