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耐德雲端資訊科技事業處執行副總裁 Dave Johnson

施耐德雲端資訊科技事業處執行副總裁 Dave Johnson

全球數位轉型趨勢下,企業開始投資大數據整合、人工智慧、更將資料上雲,而相比思考如何強化資料中心的運算能力,世界同時把焦點放到「邊緣運算(Edge Computing)」上,思考如何讓邊緣的設備也擁有快速運算的能力。邊緣運算是時下最熱門的科技名詞之一,邊緣運算的概念儘管模糊、技術尚未成熟,但卻擁有龐大的潛在市場,更有機會成為下一個改變產業營運模式的技術。施耐德雲端資訊科技事業處執行副總裁 Dave Johnson 強調邊緣運算不只是轉型智慧工廠的一步,更將大大改變企業對人才的需求。

用邊緣運算的概念去看資料中心:邊緣機房

邊緣運算簡單來說就是將數據運算的工作交給網路邊緣的節點或設備,並藉此達成高效率、低延遲的系統回應。你可以想像資料中心就是人類的大腦,而邊緣運算則是脊椎,四隻就是邊緣。當智慧工廠採用邊緣運算的解決辦法,設備可以不用將數據傳至資料中心運算,反而可以就近在「邊緣機房」處理;如此一來,運算的效率變高,系統也因為不會阻塞導致緩慢。

據 Gartner 統計指出,2021 年全世界將有 250 億設備聯網。在出現龐大邊緣設備的情況下,邊緣運算無論在零售、金融、製造產業都具備一定的產業重要性。然而邊緣運算的定義還不明確,現在仍然是一個模糊的概念。什麼是邊緣?邊緣機房跟小型資料中心到底有什麼差別?「有時候我跟同事們還會辯駁邊緣運算的定義」Dave Johnson 講到,儘管現在世界各大邊緣運算論壇探討的題目還圍繞 Edge Computing 角色、意義的不確定性,但未來五年我們將可以看到不一樣的風景。

邊緣運算下的人才轉型:OT+IT 的數據人才

Johnson 發現,製造業對邊緣運算的需求與研發比想像中來得快速,且已經有不少實際應用的案例出現。許多智慧工廠在轉型過程中,開始將 OT(Operational Technology)與 IT 做結合,並搭載邊緣運算相關解決辦法,把用來資料儲存與運算的數據機房和工廠底層的營運設備拉近,加速整體運算速度,強化工廠營運效能,並創造更高效的工業物聯網系統。OT 與 IT 的結合更是智慧工廠的關鍵一步,也是新時代人才的重點領域。OT 過去僅有半智慧化,甚至並不聯網,雙方設備結合的結果下,工廠不僅能獲得更龐大的數據,也可以更有效的控管設備狀況。除此之外,邊緣運算的落地也能大幅度降低企業的人事與 IT 成本,原本需要人員監控設備亮紅燈或綠燈的工作就可交由系統處理。

「你在機房中還是看得到 IT 人員的存在,不過工廠對 IT 人員的數量需求與門檻就不會像現在這麼高了。而且透過邊緣運算升級的系統不容易出錯,需要維修的機會也變少,所以管理機房的整體成本就會順勢下降。」Johnson 強調,施耐德從製造業的應用案例中也觀察到,由 IT 驅動的智慧工廠若需要重新啟動,通常會花到 30 分鐘,而工廠中的 OT 設備則無法承受半小時的延宕,最終導致產能耗損。邊緣機房的概念即可強化整體聯網的營運效益,減少由系統錯誤與停機造成的損失。

「邊緣運算不會減少人類工作,反而會增值」

邊緣運算除了提供全球產業一個新型態的工作模式,也改變了企業對人才的需求。「我不認為邊緣運算的出現會減少人類工作機會……,而且人類會因為邊緣運算,工作的價值不斷提升。」Johnson 拿製造業舉例,時下智慧工廠開始高喊工業物聯網與邊緣運算轉型,未來將會有許多工廠導入相關解決辦法,而 OT 與 IT 的系統協作,代表著 OT 與 IT 工作內容的結合。從一個每日監管機台、檢查系統 Log 是否出錯的工作,變成要能夠洞悉數據背後意義的高等級職位,邊緣運算將產生新型態的技術人才與工作模式。

隨著邊緣運算發展,更多問題與應用將浮出水面。Johnson 堅定的回應到,儘管邊緣運算的定義尚未明瞭,我們(施耐德)最終的目的是替顧客的問題找到適切的解決辦法,並打造有效的顧客企業關係。邊緣運算五年後將有更多成熟的技術,而這將是全球產業的新興契機。

(本文提供合作夥伴轉載。)

延伸閱讀

系統當機時間大降 99%!施耐德電機全新解決辦法,破解 IT 中心升級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