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要挑選這篇文章】相較於全球的趨緩,近年台灣半導體產業大幅發展,例如台積電 5 奈米製程試產,3 奈米開始建廠,甚至在規劃 2 奈米製程,帶動營收、股價成長,也是台灣的經濟棟樑。
然而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卻指出,台灣半導體產業缺人才,原因在於經費、教授、研究的缺乏。相較於中國、韓國大舉加碼半導體研究經費,台灣又該如何面對經費與人才問題?(責任編輯:郭家宏)
「《科技報橘》徵才中!跟我們一起定位台灣產業創新力 >> 詳細職缺訊息
快將你的履歷自傳寄至 [email protected]」
「2019 國際半導體展(SEMICON Taiwan)」18 日登場,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指出,台灣半導體業最大問題是缺才,多數廠商都找不到合適人才,呼籲政府應提升半導體基礎研究動能,甚至引進國際級的研究人才,提升廣度。
劉德音:研究經費與教授不足,導致台灣半導體業缺人才
劉德音表示,台灣半導體業缺才,最根源問題在每年研究經費不足,導致願意在此領域深入研究的教授數量不足,相關研究也不夠,進而影響學生人數,最後影響半導體專業人才數量。
劉德音說,半導體廠商在台灣做半導體,唯一的求生之道就是技術必須領先,要讓大國認為,台灣半導體產業的存在性無可取代,且近來包括中國、韓國均大舉加碼半導體研究經費,在此情勢下,台灣應居安思危,持續發展技術,增加基礎研究。
劉德音說,他也是台灣半導體協會理事長,要代表協會廠商,呼籲政府提升半導體基礎研究動能,帶動後續半導體產業學習風氣,並促進正面循環,他並認為,國內半導體相關教授人才不足,盼能引進國際級的研究人才,提升台灣廣度。
日月光投控執行長吳田玉則認為,不是半導體產業找不到適合的年輕人,而是沒有提供年輕人對的願景,讓他願意進入產業。
TO 編按:展望半導體的下一個 60 年,台灣的優勢與發展方向
在 2019 國際半導體展會中,對於台灣半導體產業要如何保持競爭優勢,展望下一個 60 年的榮景,劉德音提出四大方向:
一、台灣半導體業要成為全球科技業不可或缺的夥伴。
二、加強半導體產業的基礎研發動能。例如:政府擬定研發投資的稅率優惠與產學研發基金,鼓勵產學研單位研發半導體技術。
三、積極發展綠色製造,讓產業與環境永續發展。
四、推展 AI、5G 等新技術,導入先進製造的應用。
行政院副院長陳其邁則表示,台灣半導體有三大利基:
一、台灣半導體擁有完整上下游產業供應鏈。
二、晶圓代工、封裝測試全球第一。
三、IC 設計全球第二。
因此在三大利基的支撐下,台灣半導體將繼續成長。陳其邁表示,政府將與半導體業者合作,鞏固台灣半導體的全球地位;並且支持產業結合 AI,建立智慧晶片事業,發展智慧應用的關鍵技術;此外,也推動台灣半導體設備及零組件在地化,促進產業媒合。
(本文經合作夥伴 鉅亨網 授權轉載,並同意 Tech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半導體展開展〉劉德音:台灣半導體業缺才根源在教授不足 籲政府開放國際人才〉。首圖來源:Flickr CC Licensed)
更多關於台灣半導體的消息
【TO 直擊】半導體市場明年有望回溫!三個趨勢,帶你剖析台灣半導體產業商機
智慧車潮當道,台灣半導體業者如何與世界第一流車廠攜手合作?
【翻轉山城】苗栗縣力拚成為「半導體重鎮」,台積電封測廠將落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