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搶飯碗】彭博社 AI 論壇:快筆記!這三個職涯策略很重要

在這波自動化的浪潮中,我們該如何調整職涯策略?

有日本最強製造業之稱的發那科,靠著「用機器人製造機器人」技術,它的  CNC 在全球市占率達到五成;且其加工智慧型手機金屬外殼的高速鑽孔機(Robodrill)市占率高達八成。

機器人的時代來臨,越來越多的工作被其取代。根據麥肯錫全球研究院(MGI)報告預估,2030 年將有 4~8 億個工作會被自動化取代,佔總工作數的 15 至 30%;0.75 萬~3.75 億勞工被迫面臨失業。

機器人搶飯碗,專家給出三個職涯策略

在這波自動化的浪潮中,我們該如何調整職涯策略?透過九月在新加坡落幕的「彭博社 AI 論壇」, TO 為大家彙整專家提出的三個實用建議。

一、願意擁抱新事物,積極精進職場技能:

機器人前進職場,意味著越來越多重複性的工作將被其取代,如機械設備操作、維修檢測和餐飲準備等,就連非體力性的行政或會計工作都有可能面臨風險。因此,專家指出,上班族應積極學習新事物,將其結合原有的 Knowhow ,催生跨領域專業。

二、鼓勵人才投入 STEM 教育的行列:

STEM 是由科學(Science)、技術(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及數學(Math)四個學科的首字母組成,也就是大家熟悉的「理工科」。

專家表示,「STEM 教育」將四大領域專業知識結合,補強不同學科之間的隔閡,並將課程與真實生活中的情境做結合,以激發學生的好奇心與求知的渴望。他強調,學習 STEM 領域的知識,能增加職場的附加價值。

此外,這種跨科結合的方式主要能訓練學生不受單一學科侷限思考,而能用不同觀點切入做更全面性的思考,運用「多重」管道的知識來源去解決問題,能使學生提早培養出跨界溝通、組織架構、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

三、資料蒐整與摘要的能力

資料分析具有多維性和描述性,透過分析並繪製出統計資訊圖,以更簡潔的闡述主要資訊。數位化的今天,人們迎來資訊大爆炸,「資料蒐整與摘要」成為相當重要的能力,職場工作者應學習如何應用相關工具。

參考資料來源:
1. 《 Bloomberg》:〈Five Things You Need to Keep Your Job Safe From Robots
2. 《自由時報 》:〈<封面故事>機器人搶工作 2030年8億勞工丟飯碗
3. 《TechOrange》:〈「發那科」產全球半數 CNC 機台,揭秘富士山腳下的神祕機器人王國

(本文提供合作夥伴轉載。首圖來源:Max Piexel,CC Licensed)

延伸閱讀

擁有技術卻缺乏應用,台廠如何快速搶攻「服務型機器人」未來黃金市場?
【2019 TAIROS】醫療復健、購物結帳機器人一手包辦,見證機器人實際應用可能性
電腦不只會選土豆、還會念經!京都高台寺引進「機器人觀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