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興科技正在改變既有的交通生態,而這也造成新舊典範的衝突,Uber 與本土計程車就是最好的例子。為在本土運將和外資新創間找平衡,交通部今年 5 月正式推行《汽車運輸業管理規則》第103條之一 ,歡迎 Uber 司機加入車隊,轉型合法「多元化計程車」。歷經 4 個月的緩衝期後,今年 10 月 8 日起將開始執法取締。
同時,交通部也推行一連串的「計程車業轉型」政策,包含今年二月的老舊計程車汰舊換新補助。如今,交通部長——林佳龍公開表示,未來將把「預告車資」引進多元化計程車中,給乘客體驗更便利的服務。此次修法也讓網約車的司機免去裝錶、跳錶的麻煩,為多元計程車在台落地暖身。
仿效 Uber,交通部將「預告車資」引進多元化計程車
根據台北市公共運輸處網站,計程車的跳表費率為起程 1.25 公里 70 元、續程每 200公尺 5 元,夜間和春節期間每趟則再加收 20 元。我們再熟悉不過的跳錶,未來將走入歷史。
過去強制計程車跳錶計費,是為了避免乘客變冤大頭。但隨著人手一機的時代來臨,Uber 採用線上預訂車輛,用戶透過地圖事先規劃路線,便能先得知應付的車資。
交通部為與時俱進,決定將這項「預告車資」服務引進多元化計程車中。除了按錶計費外,最快九月底,我們也可以選擇透過 App 叫車,在不低於計程車核定運價的原則下,能立即得知這趟旅程的費用並依此付費,乘客不用再擔心司機繞路。
此外,交通部長——林佳龍也表示,為讓供需調節更靈活,在車牌總量不變的原則下,計程車牌可以依據各縣市的實際需求,進行跨區行政過戶。
最後,交通部也預計放寬計程車車門數,過去僅有四門以上的汽車得以申請成為計程車,現在也放寬限制為三門以上。
翻新老舊計程車,交通部推補助方案
隨著公共交通網路越來越完整、Uber 的興起和共享電動機車的興起,計程車行業備受挑戰。車齡老舊、服務品質參差不齊和付費方式單一,這些都是小黃為人詬病的地方。
為了協助提升服務品質,交通部近來啟動一連串的「計程車改革方案」。像是今年 2 月,總統——蔡英文召開跨部會會議,旨在傾聽計程車需求。6、7月份,交通部便推出 10 年以上老舊計程車汰舊換新補助。由於申請踴躍,交通部長——林佳龍在 9 月宣布,將門檻調降到 7 年,加速汰換。
此外,提醒司機注意服務品質,部會特別規定「計程車必須在6個月內無客訴」,才能申請第二階段撥款。同時推動計程車駕駛關懷據點計畫,協助運將解決問題、釋放壓力。
https://www.facebook.com/forpeople/photos/a.576074065783815/2549430085114860/?type=3&theater
參考資料來源:
1. 《Ettoday》:多元化計程車將能「APP預報車資」 交通部幫Uber司機開出路!
2. 《Udn》:新聞眼/計程車「職人化」 消費者才埋單
3. 《林佳龍臉書》:搭多元化計程車,除了跳錶還有其他選擇!
(本文提供合作夥伴轉載。首圖來源:交通部長——林佳龍臉書。)
延伸閱讀
Uber 條款帶來的啟示:現在正是政府協助小黃轉型的大好時機
交通部釋善意盼 Uber 留在台灣,還同意研議增加「協議費率」
政府大喊創新卻封殺 Uber,設立政府層級的「數位小組」才能讓台灣真正迎來產業轉型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