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攜帶皮膚癌藥物的特殊敷料。圖片來源:MIT

說到癌症的治療方式,大家能夠想到的會是手術、化療、標靶治療等手段,但在未來,癌症患者可以貼上一種特製的「ok 繃」,直接把藥物送到癌細胞的位置,減輕患者治療時的痛苦與風險。

該項實驗由麻省理工學院(MIT)主導,目前已在老鼠與人類皮膚上測試成功,若通過後續的臨床測試,被醫界採用,將會是癌症患者的福音。

MIT 發表特殊敷料,可用於治療皮膚癌

在美國,平均每年新增 10 萬個皮膚癌確診病患,其中有 20 個人死去(在台灣,平均每年新增 3,500 到 4,000 名病患)。皮膚癌的治療方法以手術為主,若是比較晚期的話,還需要搭配化療、放射線治療跟免疫療法;就算是最簡易的手術,患者也需要經過術前檢查、動刀、療養等手續,這些給患者帶來時間與金錢成本。

近期 MIT 發表了一項研究,他們開發了一種特別的敷料,可以用來治療黑色素瘤(皮膚癌的一種)。該敷料約一公分大小,上面有類似於 ok 繃的黏性薄膜,可以直接黏在皮膚癌的位置,也可以直接撕掉,提升治療的便利性。

老鼠實驗:抗體數是傳統注射治療的數倍

研究團隊拿老鼠做實驗。他們在該敷料上塗上抗原,並且敷在健康的老鼠身上。研究團隊發現,這些老鼠身上起了激烈的免疫反應。

此外,這些老鼠的免疫反應程度,比傳統注射所引發的還要劇烈。研究團隊表示,敷了該敷料之後,患部的抗體數是肌肉注射的 9 倍,是皮下注射的 160 倍。

具有容易操作、無痛、低感染風險等優勢

實驗主導者 Paula Hammond 博士表示,該敷料是個對抗感染性疾病的優良工具,可作為疫苗載體,將疫苗送到皮膚上;此外,該敷料也是癌症患者的福音,可以傳送藥物到患部,特別是黑色素瘤。

相較於傳統的注射,該敷料具有容易操作等優勢;由於不是侵入性治療,該敷料也有無痛的特性,並降低患者的感染風險。

關於後續研究,研究團隊表示,將會在黑色素瘤的患者做臨床測試;團隊的目標,是讓該敷料通過測試、上市,被廣泛應用在醫院中。若成功的話,不但治療癌症變得更簡單,也不必再挨針打疫苗,貼上敷料,疫苗就可以進到人體,達到防疫的效果。

參考資料來源:
1. 《CNBC》:〈MIT scientists say new skin patch to deliver cancer medication in 60 seconds shows promise in mice
2. 《馬偕紀念醫院皮膚科》:〈不要輕忽皮膚上的腫塊 – 認識皮膚癌
(本文提供合作夥伴轉載。首圖來源:MIT

延伸閱讀

30 秒抓出腦瘤!台大醫院執行全台首次 AI 腦瘤臨床治療
我們的「看診費用」有望調降?埃森哲:AI 將為醫院省下 4.7 兆台幣的成本
不用包紗布了!以色列公司推出「醫療槍」,噴出奈米纖維層包紮病患傷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