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產業正在經歷前所未有的轉型變革,在數位聯網趨勢下,未來的汽車基本上就等於一台可以在道路上行駛的電腦。要把機器學習、視覺感測、高精度地圖、感測器與 DRAM 記憶體放到一台車上,代表車輛智慧化半導體零組件的需求也逐步升高,傳統車廠勢必得策略性的與半導體產業鏈搭建起更緊密的合作關係。在這樣的快速演變下,車廠的關鍵下一步是什麼?
德國汽車品牌 Audi 在這場智慧車變革中動作最快搶先所有競爭對手,在 2019 年 6 月,宣布加入 SEMI 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成為第一個與半導體業者建立緊密關係的汽車 OEM 製造商。Audi 決定與 SEMI 聯手,背後意義也代表著全球車用電子產業鏈正在面臨快速重組,台灣的汽車微電子產業鏈在這波龐大市場商機中,有機會與 Audi 這樣一線的大車廠建立更緊密的合作關係嗎?
SEMI 即將在9月18日舉辦智慧汽車國際高峰論壇,邀請到 Audi AG 專案負責人Andre Blum 來台與乾坤科技詹益仁技術長共同進行專題演說,討論汽車業者在跨產業的價值鏈重組下,與台灣半導體車用電子業者攜手合作的機會。在正式論壇開跑前,Andre Blum 也接受專訪,暢談 Audi 推動智慧車的努力,與整合新技術、找尋新夥伴的成功經驗。
加入 Audi 15 年,Andre Blum 見證汽車產業重要變遷
Andre Blum 自 2004 年起,即任職於Audi,依據他的電機相關背景,擔任多項專案的領導職位,參與Audi近年許多創新發展。2016 年起,Andre Blum 開始擔任 Audi 半導體策略計畫的相關工作,並且長時間的在第一線與半導體業者協作。
Andre Blum表示,汽車和高科技產業正加快整合腳步。他說:「汽車產業的作業方式已經發生改變,生態系也有新夥伴加入,」Audi的成功方程式,在於快速找到了擁有不同專業能力的全新夥伴,才得以不斷走在創新的最前端。
根據麥肯錫發表的「汽車產業革命—展望2030」報告,有四大因素正在形塑車用半導體產業:汽車電動化、連網功能增強、自駕能力成長、共乘服務普及。從1995年到2015年的十年間,半導體業來自汽車市場的營收從70億美元增加到300億美元,且近兩年的成長速度愈來愈快。全球主要晶片大廠也陸續推出針對地圖、導航、車內娛樂、通訊平台等各種解決方案,正是為了搶在汽車市場的最前端,預先卡位。
Audi 要當下一代的蘋果,在汽車產業掀起智慧炫風
仔細觀察 Audi 這幾年來的發展脈絡,可以發現這間全球領先的汽車 OEM 大廠野心勃勃,頗有當年蘋果透過 iPhone 整合行動通訊產業之姿,只是這次的挑戰是將所有的智慧應用整合在一台汽車上!
舉例來說,Audi近幾年不僅在量產車款上建置塞車自駕系統、停車自駕系統;2017年更發表了兩款概念車 Audi Elaine 及 Audi Aicon,將 AI 技術導入個人化智慧秘書及 Car-to-X 科技。駕駛人不在車內也能透過手機讓座車駛出停車場,Aicon概念車同時標榜「電動未來」,充電一次就能行駛435英哩。
到了2019年的上海車展,Audi再發表AI:ME全新概念車,不僅具備Level 4自駕功能,更搭載眼球追蹤技術,只要透過眼神就能控制車內各種配備;另車頭及尾燈的LED燈組可隨不同行車狀態變換燈光圖案及顏色;車內的VR眼鏡也讓駕駛和乘客享受更多互動體驗。
讓汽車旅行體驗再升級,創意跟技術都要兼備
面對電動車、自動駕駛以及車用電子智慧化的科技快速發展,以及產業新一波成長動力正在萌芽,Andre Blum 接受專訪時,指出未來汽車必須具備兩大關鍵,一是運算能力、二是連網能力,才能提供最佳使用者體驗。舉例來說,從電池效率、車內的劇院級娛樂系統、以及在各種行實狀況下可提供輔助的智慧語音助理,都需要這兩大能力的配合,而這兩大能力更是與半導體解決方案高度相關。
回顧蘋果當年推出 iPhone,思考的就是用戶如何在一台手機上面享受到聯網、通訊與智慧 app 應用的體驗, Audi 如今也在思考汽車場景的絕佳使用者體驗該如何設計。
Andre Blum 說:「現在的車內娛樂系統,讓乘客既能在車內進行遠距會議,也可享受電影沙龍的體驗。甚至能夠在車內種植植物,打造生態環境。」從慕尼黑到漢堡,800 公里的距離,若交給自駕系統,乘客就能夜間前進,在舒適如自家臥室的車內環境,一覺醒來,已經到達目的地;甚至充一次電即抵達,符合高標準的節能需求。
這一切在技術上已經可行,只等待各國法規的配合。在法規及政策成熟之前,Andre Blum認為,Audi 更強調的是從使用者的需求出發、創造讓使用者有感的頂級體驗,「例如駕駛一進到車內,座椅、廣播頻道、影音娛樂就自動調整到量身訂做的設定值,並與手機等行動裝置無縫接軌。」
車用半導體市場絕對是下一個藍海,台灣汽車電子產業關鍵下一步是什麼?
上述的各種使用情境,與半導體緊密結合,Andre Blum認為,台灣原本就是全球半導體產業的熱點,擁有許多知名大廠包括台積電、日月光以及汽車電子廠商等,再加上台灣的手機相關供應鏈十分成熟,對於將半導體及電子模組的整合有豐富經驗,這些優勢,都將創造台灣在車用半導體市場的契機,而且對國際車廠和台灣半導體業來說,是雙贏局面,未來5-10年內也將預見車用半導體及汽車電子的巨大成長。
SEMICON Taiwan 智慧汽車國際高峰論壇
Audi、蔚來汽車、高通、瑞昱、TOMTOM、日月光…等關鍵汽車電子元件大廠,分享未來移動的關鍵技術。
TechOrange 專屬的優惠代碼「TOAUTO918」,票價 8 折不受早鳥期限限制(8/30早鳥截止)
獨家優惠限量一百組,即刻報名
Audi AG 旗下CarIT 部門電機/ 電子開發執行副總裁Dr. Klaus Buettner 表示,車用電子技術的快速進展,使得半導體在創新與產品差異化上,扮演關鍵角色。為了實現永續、萬物連網、高度自動輔助移動,甚至自動駕駛等承諾,必須讓整個半導體價值鏈中與汽車相關的規範,都達成共識。「而 SEMI 就是能夠整合供應鏈所有利害關係人的組織,讓大家密切合作來達成駕駛技術的創新。」
(本文提供合作夥伴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