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值 470 億】WeWork 營收都拿去付房租?IPO 招股說明書:未來預計再繳 1.5 兆給房東

WeWork 上周公布首次公開募股(IPO)招股說明書,計畫集資 300 億新台幣。

鐵花窗、黑白色調為主的壁畫、台灣復古雕刻花玻璃,這裡是全球共享辦公空間的龍頭——WeWork 的台北據點,座落在台北市信義計畫區交易廣場二號。品牌替企業和個人打造的八層樓空間,滿足各種規模的空間需求。且受到在地文化的影響,WeWork 的空間結合了以台灣風格為特色的多元材質藝術圖案。

美國創新共享空間 WeWork 落腳信義區。(圖/WeWork)

估值 470 億,WeWork 有望成為今年最大 IPO

提供共享辦公空間的 WeWork 是由 亞當・諾伊曼 (Adam Neumann) 及 Miguel McKelvey 在紐約成立,2010 年至今已經擁有超過 46 萬 6 千名會員,其中的 40% 是有 500 名員工以上的大型企業。

財富前 500 大企業有三分之一都是 WeWork 的會員。目前在全球已有 485 個據點,散布於 105 個城市、28 個國家。

根據 Business  Insider 報導,創新共享空間——WeWork 上周公布首次公開募股(IPO)招股說明書,計畫集資 10 億美元以上(約 300 億新台幣),有望挑戰Uber,成為今年美國第一大 IPO 項目。

共享經濟的困境:賺越多、虧越多

根據 WeWork 今年 3 月發布的財報中,過去一年,WeWork 的營收 18 億美元(約 540 億新台幣),但虧損也高達 19 億美元(約 570 億新台幣),虧損超過 Uber 的 18 億美元(約 540 億新台幣)和 Lyft 的 10 億美元(約 300 億新台幣)。

調研公司 CB Insights 指出,從 2016 年算起,其虧損累計突破 30 億美元約 900 億新台幣)。獲利能力備受質疑,何時損益兩平將是投資人最關心的問題。

自 2018 年 6 月至 2019 年 6 月,工作空間增長了一倍,WeWork 從 30.1 萬個工作空間增長到 60.4 萬個工作空間。公司還計劃在 169 個新城市建立據點。

「賺得越多,虧得越多!」似乎成為共享經濟的致命傷。

目前為止,WeWork 收入幾乎只能夠支付租金、裝修等營運空間的費用。其公開招股書也提到,未來最低租賃給付義務為 472 億美元,代表未來至少得繳約新台幣 1.5 兆元給房東。

創辦人說溜嘴,恐違反證交會「緘默期」規定

根據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的規定(Sercurities Act of 1933),要求股票發行人在申報發行新股聲明前,不能對外公開說明,更不得以任何方式促銷自己的股票,即所謂的「緘默期」(Quiet Period)。

然而,WeWork 去年底向 SEC 提出 IPO 申請書,上週才公布 S-1 報告書。其執行長亞當・諾伊曼在今年五月接受 Business Insider 和 Axios 採防時,就談到公司的 IPO 消息。

事實上,新創負責人在 S-1 報告書釋出前,違反「緘默期」規定已非第一次。像是在2014 年,Google 的創辦人佩吉(Larry Page)與布林(Sergey Brin),及 2005 年Tinder 的創辦人尚恩.拉德(Sean Rad)都曾在受訪時說溜嘴。

兩人都沒有遭到美國證交會的裁罰,則與 SEC 在2005 年通過的 443 法案有關,監管機構放寬對「緘默期」的管制,這是在企業、金融機構的長期遊說下的成果。因此,亞當・諾伊曼受罰的機會應該不高。

除了今天的主角 WeWork 外,Pinterest、Zoom、Lyft 和 Uber 也選在今年 IPO ,為美國股市注入新血。但這些企業能否通過市場檢驗,持續被投資人信任,考驗領導高層的智慧。

參考資料來源:
1. 《Business Insider》:WeWork, the $47 billion co-working company, is gearing up for a huge IPO this year. Here’s everything we know about what’s going on.
2. 《 CNBC》:WeWork warns it may have violated the Securities Act when its CEO gave interviews in May
3. 《Axios》:WeWork discloses earnings, CEO discloses why it might go public

(本文提供合作夥伴轉載。首圖來源:Flickr,CC Lisenced。)

延伸閱讀

【深度分析】估值 470 億的 WeWork 傳下週 IPO,3 分鐘告訴你共享空間到底在紅什麼 
全台最美的辦公室在這!美國創新共享空間 WeWork 落腳信義區
【阿里巴巴基金】台灣關鍵下一步在這!看這三家新創如何讓「智慧製造」完美落地
【比翼加速器 Demo Day】助台灣走出糖尿病之島陰影,新創把手機變胰島素記錄器
【SparkLabs Demo Day】新興科技轉為實際商用,6 組新創團隊超詳細整理都在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