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靠製造業起家,遍佈在中南部的工廠就是最重要的推手。然而,根據主計處的統計,在過去二十年間,我國製造業附加價值率不斷下滑,且與 OECD 國家仍有差距。
環視鄰近的亞洲國家,中國、日本及韓國持續透過匯率、策略性產業扶植等政策,來保持產業競爭力,同時透過雙邊及多邊貿易協定加強對外貿易。台灣則因與其他國家的雙邊貿易協定談判進展緩慢,台灣部分機械產品對外貿易條件已不如他們。

此外,隨著高齡化社會來臨,人力短缺成為許多台廠的痛點,智慧轉型迫在眉睫。像是世界上最大工業機器人製造商之一的日本「發那科(Funac)」,產線早在多年前就進入自動化,研發出「用機器人製造機器人」的技術。
台灣智慧製造的關鍵下一步在哪?這三家新創或許有答案。阿里巴巴台灣創業者基金於 8 月 22 日,在全台舉辦首個「新創生態聚落節」,邀來新創團隊、創投單位以及台灣企業共同參與。在今日登場的新創論壇【智慧製造主題場 】,找來小智研發(MINIWIZ)、開必拓數據(Kapito)、Viscovery 來分享團隊故事與產業觀察。
愛地球是門好生意,小智研發用環保翻轉營建、製造業
2010 年,臺北國際花卉博覽會在圓山登場,除了富有設計感的展館,園區這艘「環生方舟」也是一大焦點,它出自於新創——小智研發之手,團隊用一百五十萬支回收寶特瓶,搭建出全世界第一座由回收寶特瓶蓋成的房子。

畢業於哈佛大學建築研究所的黃謙智,曾任職國際知名建築事務所,之後回台從事教職,那年他才26 歲。2007 年,他堅信「環保」不只是口號,更是門好生意,便投入創業。
小智研發致力於綠能產品的研發設計。公司產品相當多元,涉足食衣住行,包含手持式風力發電機、攜帶型太陽能板、LED 照明、環保包裝飲料、眼鏡、保特磚等。其中新環保材料的開發,可推廣應用到大型的建築專案,讓垃圾變成建材,成為目前小智研發最大的獲利來源。
用 AI 來抓錯,開必拓數據助台廠轉型
綜觀當前的人工智慧(AI)發展,技術重點大致可分為「影像辨識」與「自然語言處理」。而像是近年很夯的智慧語音助理、機器人都離不開後者。近年來,該領域的新創明顯增加不少,而辦公室位於新竹的開必拓數據(Kapito)就是其一。
開必拓數據所研發的「 fastable.ai」,提供智慧製造的 AI 瑕疵檢測方案,目前可適用於六大項目,包括金屬箔面、紡織品、皮革、農畜產品、半導體/精密產品、鏡面/玻璃。創辦人兼 CEO——孫逢佑透露,其中以電子產品為最大宗,上市櫃公司的客戶佔八成。
開必拓數據也強調,選擇投入瑕疵檢測的應用,是因為台灣的製造業和半導體業擁有完整產業鏈,再加上三位創辦人——孫逢佑、葉怡婷和孫逢佐擁有豐富的相關經驗。開必拓數據希望結合台灣獨有的優勢,讓 AI 影像辨識技術能完美落地在生產線中。

辨識精準度高達 98%, Viscovery 進攻「智慧零售」
挑選產品、人工刷條碼結帳、付錢,這是我們在熟悉不過的購物 SOP 。然而,隨著亞馬遜無人商店的問世,智慧零售正在改變我們消費場域。同樣發展「AI 影像辨識」的Viscovery 成立自 2008 年,其所開發的影像辨識自助結帳系統,民眾只要將商品一次放在櫃檯,電腦會辨識品項、價錢與數量後,精準度高達 98%,就連不同麵包都能辨識出來。

除了台灣市場外,Viscovery 下半年會將主力放在日本市場,並設立分公司。CEO 陳仲璘表示,日本市場的零售結構完整,但因為人口結構高齡化、少子化的關係,國內勞動力嚴重不足,我們的技術能協助他們補足人力缺口。
(本文提供合作夥伴轉載。首圖來源:施怡婷/攝。)
延伸閱讀
【深度分析】估值 470 億的 WeWork 傳下週 IPO,3 分鐘告訴你共享空間到底在紅什麼
全台最美的辦公室在這!美國創新共享空間 WeWork 落腳信義區
【比翼加速器 Demo Day】助台灣走出糖尿病之島陰影,新創把手機變胰島素記錄器
【SparkLabs Demo Day】新興科技轉為實際商用,6 組新創團隊超詳細整理都在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