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靠 Apple Card 發大財?野村:每個新用戶成本破萬、前四年恐賠錢

高盛(Goldman Sachs)可能要面臨承受來自 Apple Card 業務的巨大損失。

左上角的蘋果 Logo、銀白色外型、簡約設計,蘋果在今年三月的特別活動上,宣佈與高盛(Goldman Sachs)合作發行的網路銀行信用卡「Apple Card 」,讓許多果粉陷入瘋狂。該信用卡在 2019 年 8 月 6 日於美國啟用。

Apple 這場活動聚焦在服務及串流平台而非硬體,也是 Apple 罕見在發布會上全程未提及硬體或裝置的一次。

發行 Apple Card 一定賺?野村:高盛前四年恐賠錢

Apple Card 這次也釋出多項優惠,包含用 Apple Pay 購買一般商品最高獲得2% 回饋,購買蘋果產品最高 3%回饋。就連升級 iCloud 儲存空間‎、訂閱 Apple Music 和在 iOS 購買 App 也有回饋。

實體卡片消費雖只有 1% 現金回饋。但蘋果承諾不收取年費、海外交易手續費和逾期費用等。

蘋果在全球本就擁有大批死忠粉絲,再加上新卡多項優惠齊發,市場相當看好其發行量。但這張卡一定會為高盛帶來驚人獲益嗎?

根據《CNBC》報導,日本最大的投資銀行——野村控股公司(Nomura)分析師卡克奇(Bill Carcache)表示,考慮未來幾年恐出現經濟衰退,高盛可能要面臨承受來自 Apple Card 業務的巨大損失。

野村估算,如果每個新用戶 350 美元的成本(約新台幣 10,500 元)計算,高盛需要四年才能打平收支。

蘋果本來要找花旗?

野村的預估並非空穴來風,高盛以投資業為主,較少發行個人金融產品,缺乏信用卡運營經驗。且在美國貸款損失增加和利潤率收緊的預期下,本週三(14 日)美國的銀行股就受到重創,現在似乎不是拓展新業務的理想時機。

且《CNBC》在今年 5 月也披露,擁有豐富發卡經驗的花旗銀行(Citigroup)才是合作首選,但花旗對盈利狀況產生疑慮,最終退出合作。

何時臺發行?智產局:Apple Card 已完成商標註冊

至於何時在臺灣發行?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表示,由於 Apple Card 的發卡銀行為高盛銀行,而高盛在臺灣並無商業銀行業務,且交易細節尚未明朗。

若蘋果公司將 Apple Card 引進臺灣,可以利用在臺設立信用卡發行機構的方式,也可與臺灣的銀行合作採聯名卡形式發行,而合作銀行須符合信用卡業務管理辦法規定辦理。

不過根據經濟部智慧商標局,蘋果已於 7/15 向台灣智慧財產局申請「Apple Card」商摽,目前已經可在網站上直接查到註冊資料,似乎也暗示台灣果粉不久後就有機會使用到。

參考資料來源:
1. 《CNBC》:Goldman Sachs may lose money on the Apple Card in the next recession, Nomura says
2. 《CNBC》:A Goldman Sachs rival pulled out of the Apple Card deal on fears it will be a money loser
3. 《Business Insider》:The Apple Card is a brilliant move by Apple to keep people shackled to the iPhone
4.《Techorange》:【果粉歡呼】蘋果神卡登台有譜!Apple Card 7 月已在台灣申請商標

(本文提供合作夥伴轉載。首圖來源:蘋果公司網頁。)

延伸閱讀

【FinTech 獨角獸】三步驟完成「中小企業貸款」,英國 AI 純網銀 OakNorth 估值破 840 億

替用戶省下 500 億電匯手續費,歐洲 Fintech 獨角獸「TransferWise」市值破千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