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Amazon 身為全球電商龍頭,不沉溺於現在的成功,把握現有龐大的現金流,投資未來前瞻領域,讓 Amazon 在營收方面能一直創新高,保持著競爭優勢。相對大龍頭,小型電商專注於極低成本取得極大的成功,必須好好運用每一分錢去投資。此外,我們常常被財報表面數字給誤導,看似賺錢,但資金都積壓在應收帳款中,貿然投資可能有極大風險。
本文投稿作者廖家欣,台灣女性企業家和連續創業家,現擔任創業家兄弟總經理一職,旗下有生活市集、好吃市集,為台灣最快上櫃的電商公司;2016 年再成立 B2B2C 的行動電商平台「松果購物」。現為創業家兄弟、松果購物、365 超市共同創辦人。作者將透過創業家兄弟的經驗,教我們如何追求健康的財務體質。(責任編輯:蕭信隆)
作者:廖家欣
通常新創公司創辦人要煩惱的事情非常多,但最苦惱的問題是「資金」與「成長」,如果問我哪個問題比較難,我會說:「都很難!」但這都是我們需要面對的課題。因此我們經營企業除了要學會檢視公司的營運及獲利能力之外,亦要學會的功課就是打造健康的財務體質,從數字報表來管理經營策略。
Amazon 如何保持瞬時競爭優勢
翻開 Amazon 的財報,下圖橘線顯見 Amazon 營收在過去不斷地刷新紀錄,呈現一條相當漂亮的成長曲線,但相反地在淨利表現上則是相對平緩,他的策略是什麼呢?
從其經營數據中可以發現 Amazon 的經營策略上選擇將眼光放長遠,不追求「短期」立即獲利,但以自由現金極大化為目標,下圖可看出 Amazon 的營運現金流量(藍線)、自由現金流量(橘線)隨著營收規模而一路成長,Amazon 不斷把他賺的錢拿去做投資,不斷發展投資在未來的前瞻領域,就如同現在 AWS 是它的金雞母一樣,靠著再造「第二成長曲線」,持續創造嶄新發展建構未來競爭利基,是 Amazon 的關鍵生存法則。
雖然我們沒有 Amazon 那麼大,但我們同處於快速變遷的電商產業,更擔心恐懼如果沒有跑得更快,是無法跟上整個網路世代的變化的,所以我們仍持續追求第二成長(松果購物),甚至是第三成長曲線(365 超市)。
當然在追求新成長曲線的同時,壓力是非常大的,因為上市櫃公司還是得面臨每季揭露財報獲利的壓力,我們必須同時追求成長與獲利,同時我們的資金規模也沒有像Amazon 這麼得大,對於股東的每一塊錢,我們需要非常謹慎的運用,所以我們非常重視營運效率指標。
有錢是優勢,但是沒錢卻做得出一盤事業是本事
我發現這種對於資金的恐懼,不是含著金湯匙出生的創業模式,是有助於激發出你的創業團隊有創新思維,專注於在用極低成本取得極大成功,在幾乎不做廣告、初期沒有媒體加持的狀況下快速成長。
在沒有資源的狀況下,你要如何要求、如何帶領大家成長?如果你無法在你的資金燒完錢,就找到一個可以持續小成本快速複製的成長方程式,那你的公司和團隊就無法活下去,不論你覺得你們的產品有多完美,想法有多領先。
即使到了現在公司已是上櫃公司,但我們由上到下都還是希望維持一種創業家精神,透過數據,用邏輯去審慎的分配每一個資源,不管是人、時間、金錢,我們把每一塊錢都當成我們銀行裡的最後一塊錢,而且每一塊錢都需要追求最大成效。
有現金流的獲利,才是真正的獲利
在對於營運的高效目標之下,我們通常會看 CCC (Cash Coversion Cycle),也就是「現金循環週期」,其數值代表企業在經營中從付出現金到收到現金所需的平均時間,效率的高低就可以反映出企業經營效率和管理效率,也能夠看出企業的發展策略,在不影響公司營運跟產品品質之下,CCC 天數越短,代表其營運效率越佳。
現金循環周期(CCC)=平均銷貨天數+平均收現天數-平均付款天數
「生活市集」和「松果購物」都是輕資產的網路電商,透過發揮網路公司擁有之技術優勢,高效管理訂單,降低存貨囤積壓力、存貨價格波動風險及倉儲管理成本,打造高存貨去化率,這讓我們的財報上的「現金循環週期」呈現非常特別的「負數」,以 107 年來看,CCC天數是 -33.52 天(同業平均是 -15 天),這表示這間公司有大量正的現金流。

看到以現金流為王的 Amazon 在 CCC (Cash Coversion Cycle) 表現上亦呈現負數:
很多人都說現金流是企業的血液,現金流比利潤更能說明企業真正的盈利質量,因為企業的償債能力取決於它的現金流,現金流的問題往往會導致企業「立即」死亡,但利潤問題如無法改善,只會讓企業「慢慢」死亡。
即便一家公司賺錢,但是長期無法從營業上取得現金,基本上就表示這個獲利是不健康的,很多上市櫃公司帳面上看起來賺錢,EPS 很高,但因為資金積壓在應收帳款、存貨,導致要借錢發放股利或支付廠商貨款,這就是 CCC 沒控制好,bargain power 不好所致,所以我們經營企業要在獲利跟 CCC 指標上同時關注並行,才能達到健康的財務體質。
作者:
廖家欣,台灣女性企業家和連續創業家,與先生郭家齊及兄嫂郭書齊、吳佩雯於 2012 年共同創辦「創業家兄弟股份有限公司」,旗下有生活市集、好吃市集,為台灣最快上櫃的電商公司;2016 年再成立 B2B2C 的行動電商平台「松果購物」。現為創業家兄弟、松果購物、365 超市共同創辦人,並擔任創業家兄弟總經理一職。
(本文經投稿作者 廖家欣 授權刊登,並同意 Tech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 看企業生存關鍵數字 破解「虛胖」企業!〉。意投稿者可寄至:[email protected],經編輯檯審核並評估合宜性後再行刊登。)
延伸閱讀
【把翻盤希望押在秋天】深度剖析蘋果財報:它已經不再是一家 iPhone 公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