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名不再?】Google Glass 年底上市,可望成為治療兒童自閉症工具

Google 於五月發表第三代  Google Glass,要價 999 美元起跳(約 3 萬台幣)

【為什麼我們要挑選這篇文章】 Google Glass自 2012 推出以來,因為隱私、安全、價格問題,推出後即被市場遺棄,更被《MIT 科技評論》評選十大最爛科技。

而 Google 於五月發表第三代 Google Glass,執行速度更快、續航時間更長,外觀設計也有升級。但 Google Glass 除了商業、個人用途,甚至經實驗發現,自閉症兒童可以透過 Google Glass 及特定軟體訓練,提高與他人互動的能力,在未來也有可望成為治療自閉症的設備。(責任編輯:蕭信隆)

「《科技報橘》徵才中!跟我們一起定位台灣產業創新力 >> 詳細職缺訊息
快將你的履歷自傳寄至 [email protected]

第 3 代 Google Glass 宣布完成開發,於 2020 年中或今年底上市。

由於初代 Google Glass 的各種技術 Bug 以及隱私爭議,這款曾給大家打過雞血(編按:調侃人對某事物的情緒亢奮表現)的黑科技產品,就算新版本也無法再獲得關注,更別說改變留下的「雞肋」、「戰五渣(編按:來自七龍珠,意指戰鬥力只有五的沒用東西)」等印象。

Google Glass 2012 年橫空出世後,在智慧可穿戴設備上的探索並沒有多順利。更糟糕的是,媒體曾創造了「眼鏡流氓」一詞,讓其陷入隱私保護的爭議中,以致被一些場所封殺。

Google Glass 也可成為治療自閉症兒童的工具

這次讓 PingWest 品玩再次關注到這款產品,不是因為它的新一代有了何種改變,而是 Google Glass 正在探索以科技介質的角度,成為自閉症兒童心理治療的工具。或許,Google Glass 在迎來廣大消費者群體的認同和得到普及之前,它的價值會以公益的方式呈現。

Esaïe戴著Google Glass時與他的兄弟一起練習臉部表情

因為同樣是閱讀表情被抓取,當得知使用你臉部數據的是一位自閉症兒童時,你或許不會那麼反感與警惕。

今年,在 JAMA Pediatr 上有一篇《可穿戴數位設備干預自閉症譜系障礙兒童社會化的隨機臨床試驗》研究報告,其中提及,自閉症兒童與智慧設備的互動超出預期,在社會化指數上呈現一定的積極走向。

這項實驗最初由 474 名患者參與評估資格,最終通過的 71 個自閉兒中, 40 人選入實驗組,31 人進入對照組。試驗在患者家中進行,每週 3 次使用 Google Glass 進行 20  分鐘的訓練,共持續 6 週。

由於患有自閉症的兒童難以閱讀社交線索並辨別他人的情緒,研究團隊利用 Google Glass 開啟了一種自我導向治療項目。典型的行為療法通過使用抽字卡教孩子們的情緒,但這並不總能轉化為現實生活中的情況。

結合軟體,提高自閉兒童與他人互動的能力

項目配合 Google 眼鏡開發的軟體名為「Superpower Glass」,它不是用於所有社交場合,而是用作家庭培訓工具。為此,隨附的手機應用程序可讓用戶將表情符號與父母或看護人的情緒相匹配,另外還可以幫助促進眼神接觸,最終提高自閉兒童與他人互動的能力。

實驗中,Google Glass 的電腦視覺系統,無線連接到智慧手機應用程序,為配戴設備的孩子提供干預。該系統通常 100 毫秒內就可識別出臉部表情。

對於自閉症兒童來說,這種方式更像進行一場遊戲,技術帶來的是現實世界的即時互動,不需要有家長、治療師在身邊陪同,眼鏡即可促使行為的產生。

眼鏡上方向外攝像機的視野監測到臉部時,會出現綠框圈中對象。識別到的臉部進行表情鑑別,顯示器中會出現一個表情符號,提示:快樂、悲傷、憤怒、害怕、驚訝、厭惡、不在乎、中立的 8 種情緒。且餘光即可觀察到,無需改變視線。

研究人員表示,這種治療方法一方面協助自閉症兒童判斷交流者的情緒變化,另一方面也起到教學引導作用,讓他們學會進行觀察增加眼神交流。如今,這項技術正在等待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 FDA (中國)的批准,不過可能還需要一些時間。

有多項實驗測試評估中驗證 Google Glass 確實對自閉症兒童社會化存在積極導向,參與實驗的家庭也表示,雖然無法判斷這種數位設備是否增進到孩子識別情緒的能力,但其目光接觸能力有了明顯改善。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專門研究自閉症診斷和治療的臨床心理學家 Catherine Lord 提出質疑,這項研究依然依賴於幫助孩子使用這項技術的父母的觀察,在得知技術介入的情況下,他們的觀察結果可能並不可靠。

成為真正治療設備之前,還需要更多嚴格測試

《可穿戴數位設備干預自閉症譜系障礙兒童社會化的隨機臨床試驗》報告中確實也提到一點現實困境:持續 6 週的實驗雖然讓不同社會化衡量指數有了增長,但無法證明這種增益具有持續性。

Google Glass 在真正成為自閉症兒童治療的設備之前,確實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甚至要經過更嚴格的測試。

如今搭配 Google Glass 使用開發的關於自閉症兒童治療的軟體項目有不少,無論這些研發團隊將其目標視為「醫療工具」還是「教學工具」,它們還依然停留在識別判斷階段。介入自閉症治療還需要更智慧的干預,比如在收集採集越來越多的數據和案例後,自主分析提供給自閉症兒童更好的解決方案。亦或是根據患者的行為分析預測其發展的方向,尋找到更有效的治療途徑。

臉部隱私問題導致電腦化的 Google Glass 與普通大眾的關係建立失敗,但也同樣是臉部識別讓它存在幫助自閉症兒童學的潛能。數位科技設備的壁壘不僅在技術,還在其價值的正確使用,比起期待 Google Glass 在未來成為人手一副的智慧設備,成為小領域裡的輔助治療工具可能更實際一點。

(本文經合作夥伴 品玩 授權轉載,並同意 Tech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Google Glass或成为自闭症儿童的治疗设备 〉。首圖來源:Flickr。)

延伸閱讀

Google Glass 霸氣回歸!不賣凡人只賣工程師,能夠替生產線省下 25% 的時間

Google 董事長:Google Glass 從未被拋棄,將凱旋而歸

同樣是智慧眼鏡,Snapchat 錄影墨鏡是潮流指標,當年的 Google Glass 為何沒人要?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