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網銀執照三搶二,金管會 7 月底公布獎落誰家

申請的 3 家業者有將來銀行、LINE Bank 及樂天國際商業銀行。

【為什麼我們要挑選這篇文章】根據全球最大的管理諮詢公司 Accenture 6 月 20 日發表的 最新報告,過去 3 年全球傳統銀行為發展 FinTech 共砸 1 兆美元(約 30 兆新台幣)。

FinTech 像一股超強龍捲風,打亂傳統金融交易的規則與面貌,進而改變社會大眾的消費習慣。

2018 年 11 月,台灣金管會也為追趕這波「FinTech」熱潮,正式開放純網銀執照申請,預計將釋出兩張執照,形成「將來銀行」、LINE Bank 及「樂天國際商業銀行」三搶二。而在歷經數個月的審查後,今年七月底就會知道獎落誰家。(責任編輯:施怡婷)

「《科技報橘》徵才中!跟我們一起定位台灣產業創新力 >> 詳細職缺訊息 
快將你的履歷自傳寄至 [email protected]

台灣金融市場 7 月底大事,就是將正式開啟「純網銀」時代,不僅將徹底顛覆台灣民眾對銀行的印象,也將影響金融市場版圖。來勢洶洶的純網銀將祭出何種創新服務搶客,發揮鯰魚效應,外界拭目以待。

純網銀執照榜單公布倒數計時,由於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主委顧立雄日前信誓旦旦表示,只會開放 2 家純網銀,因此提出申請的 3 家業者「將來銀行」、LINE Bank 及「樂天國際商業銀行」近期十分低調,對未來純網銀的面貌三緘其口。

讓抽號碼牌走入歷史,純網銀服務突破時間、空間限制

簡單來說,純網銀與客戶互動的窗口,是經由網路、行動裝置的 App 進行,沒有任何實體分行、分支機構和任何營業據點,當然更沒有時間、空間限制,隨時可進行交易,也因為大部 分服務都自動化,如過去需要跑流程審核的貸款服務,作業時間都將因此大幅縮短。

一旦純網銀正式上路後,未來將改變部分民眾抽號碼牌後,枯坐在營業大廳等辦存、提、匯款業務景象。

換句話說,一旦純網銀正式上路後,未來將改變部分民眾抽號碼牌後,枯坐在營業大廳等辦存、提、匯款業務景象,網路世代的年輕族群將更容易取得金融創新服務;而業者也可省下租用店面、雇用臨櫃人員等成本。

業者也透露,純網銀雖無實體分行,但取款可能還是能到 ATM 或中心機構提領現金,但由於主管機關近年力推無現金社會,純網銀勢必將運用科技降低現金的使用,包括結合網路匯款、電子支付、電子錢包等選項,讓民眾有更彈性的選擇,完成支付、繳費等生活需求。

台經院產業分析師陳衍潔表示,純網銀最早緣起於英國、美國,因為這些國家幅員遼闊,很多偏遠地區的自動櫃員機(ATM)和分行不普及,純網銀可以透過網路深入到傳統銀行服務不到的地方;這同樣也是後來中國的金融科技能快速發展的原因。

不過,台灣地小人稠,金融市場本來就已呈現 Overbanking(銀行家數太多)現象,尤其金融科技時代來臨後,各家銀行不僅有網路銀行,也發展了數位銀行品牌,間接影響許多銀行的分行據點租約到期就不再續約,依金管會統計,至今年 5 月底,國內銀行的分行家數降至 3397 家,連續 5 年下降,但 ATM 裝設台數、資安人才需求則是逐年增加。

純網銀拚搏傳統銀行,差異化服務是亮點

在市場競爭下,純網銀要想殺出一條血路,免不了要祭出價格戰,但陳衍潔分析,國銀本就有既定用戶的優勢,純網銀單靠殺價長期下來會很難生存,削價競爭不利台灣銀行產業發展,如果純網銀業者可以提供差異化的服務,增加用戶的黏著度,反而可以幫助產業正向發展。

她舉例,台灣有許多東南亞移工,這類客群使用傳統銀行服務的便利度不高,加上工時關係,外出時間不多,如果純網銀可以補足服務到現有銀行接觸不到的客群,將會是差異化的最大亮點。

民營銀行業者也表示,在台灣,使用數位金融服務的客群對於品牌的忠誠度比較低,假設有另一個更好的平台出現,研發出友善的操作系統,也提供更具吸引力的優惠條件,客戶資產轉移的速度會非常快。

這名業者進一步分析,台灣使用數位金融服務的客群「群聚力」很強,且非常習慣使用社群平台分享自己的使用心得與經驗,因此,業者必須花更多成本投入客戶服務或擴充更多功能,並加強在地化的行銷策略,才能在這場大戰中獲得優勢

創新服務與資訊安全,純網銀另一挑戰

依金管會公布純網銀設立審核項目及評分比率,占評分比重最高的營運模式可行性,細項包括有業務範圍與營運模式、業務經營模式創新與穩定性及客戶服務便利與安全性。

民營銀行主管分析,純網銀要拚全數位化服務,未來資安的防護措施最「燒錢」。

Money101 台灣董事總經理周純如表示,這項評分其中最重要的包括 App 操作介面的便利性、金融服務的流暢度等,這也是純網銀推動各項消費金融最大的考驗。

周純如舉例,純網銀必須靠雲端進行身分認證,雖然金管會將來擬開放以手機門號加上視訊就能線上開戶,然而,轉帳額度、能否轉帳給其他人等業務是否受限,或是忘記密碼後取回密碼的方便性,以及能否流暢地滿足民眾外匯、貸款等相關需求,都會影響民眾是否將該帳戶作為主要帳戶的意願。

再者,資策會資安所副主任田謹維分析,純網銀最大的特色在於「服務完全網路化」,但最大的風險也在此,民眾對於完全無實體化的輔助,難免會有安全上疑慮。

田謹維表示,傳統銀行因為是以櫃台為主、網銀為輔,網路銀行又可以依據客戶的需求作限制,且發生問題還是可以馬上找分行處理,但純網銀則不然,因此資安、風控一定要做的比銀行業者更完善。

他建議,純網銀必須有更嚴格的內部管控機制,建立發生盜領、盜刷或存款歸零等意外事件時,必須要有通暢管道,可立即提供民眾申訴及追查原因外,更要以高標準規範來保護民眾個資,及防止洗錢或恐怖組織融資。

(本文經合作夥伴 中央社 授權轉載,並同意 Tech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純網銀要來了 鯰魚效應金融版圖面臨洗牌〉。首圖來源:樂天官網/內文圖片來源:中央社

延伸閱讀

【FinTech 學貸】用戶數突破 50 萬大關,為何美國年輕人搶著在 SoFi 辦學貸?

【英國身價最高純網銀之一】創立僅 5 年、市值突破 780 億台幣的新創 Monzo 是誰?

FinTech 全球投資達 30 兆台幣!金管會兩大新政怎麼帶台灣金融邁出「關鍵下一步」?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