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0 直播】AI 人工智慧技術,為什麼讓醫生更厲害了?

7/30(二)下午 13:00,關注 TechOrange、科技部粉絲團,了解 AI 進入了醫療領域之後,如何優化疾病的治療效率與準確度!

直播開始時,本文即為直播入口。

今年年初,台灣首個 AI 門診在榮總正式上路,AI 正式進入醫療最前線,與醫師攜手為病患服務。

AI 正在顛覆醫療領域。富比世 2019 年的 AI 醫療專題報告指出,醫院投入 AI 研究的資金不斷上升,預計在 2021 年達到 2000 億台幣的規模,並為醫院省下 4.7 兆台幣的成本,不但醫藥費有望降低,更可將省下的資金投入研究,造福更多病患。

而榮總是台灣 AI 醫療的先驅者,日前推出一款名為 DeepMets 的 AI 系統,運用視覺辨識技術,協助醫師判讀醫療影像。以腦部 MRI(核磁共振造影)影像為例,過去醫師需要花上 30 分鐘以上判讀,現在透過 DeepMets 系統,30 秒就能找出腫瘤位置,及時搶救病患生命。

那麼,AI 將會怎麼改變現在的醫療業?既然 AI 有診斷病患的能力,醫師又該如何與 AI 協作?台灣的、軟硬體產業與技術能力,能提供 AI 醫療發展上怎樣的協助?

TechOrange 邀請科技部長陳良基,以及 DeepMets 的開發者,臺北榮總放射線部主任郭萬祐,在本次直播中討論 AI 將為台灣帶來的醫療革命。

對談來賓介紹

來賓:科技部長陳良基 

曾任教育部政務次長、國家實驗研究院院長、台大學術副校長、台大創創學程主任。過去在台大擔任副校長時期,曾組成創聯會、開辦創意創業學程,被認為是「台大創新推手」,產官學經歷豐富,也被譽為是有史以來最挺新創的科技部長。

 

 

 

來賓:臺北榮總放射線部主任郭萬祐

卡洛林斯卡醫學院(Karolinska Institute)醫學 博士,擔任臺北榮民總醫院放射線部主任,並參與 AI 系統 DeepMets 的開發,提升醫師判讀腦轉移瘤的核磁共振共振造影(MRI)的效率。

 

 

 

 

主持人:TechOrange 與 BuzzOrange 總主筆張育寧

台大經濟系、清華大學社會所畢業,10 年平面媒體報導與管理經驗、8 年網路軟體型態新媒體經營與管理,帶領新型態網路社群媒體團隊攻下 Alexa 台灣前 60 大網站 ,擅長網路媒體議題設定與社群發展、互動式垂直社群經營、精準會員內容溝通、全媒體跨多螢內容編輯、網路社群媒體企業經營管理。

 

 

更多 AI 醫療相關消息

我們的「看診費用」有望調降?埃森哲:AI 將為醫院省下 4.7 兆台幣的成本
【智慧醫療】AI 翻轉產業樣貌,一次搞懂未來 20 年三大關鍵應用
智慧醫院將在台灣興起!物聯網打破醫院圍牆,醫療服務深入患者生活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