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太空競賽】中國登月設研究站?NASA 自信爆棚:車尾燈都看不到

美國太空人阿姆斯壯50年前的今天圓了人類登月之夢,50年後的今天全球進入新一輪爭取載人重返月球的太空競賽。

【為什麼我們要挑選這篇文章】1969 年 7月 20 日,阿波羅 11 號(Apolo 11)任務成功登陸月球寧靜海。當時的中國還深陷在文化大革命中。如今,身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國,喊出 10 內要送人上月球、設立研究站,未來從月球傳回的聲音會變成中文嗎?(責任編輯:施怡婷)

「《科技報橘》徵才中!跟我們一起定位台灣產業創新力 >> 詳細職缺訊息
快將你的履歷自傳寄至 [email protected]

美國太空人阿姆斯壯 50 年前的今天圓了人類登上月球之夢,50 年後的今天全球進入新一輪爭取載人重返月球的太空競賽,下一次登月的太空人會否換成中國人,令美國芒刺在背。

1969 年 7月 20 日,當阿波羅 11 號(Apolo 11)任務成功登陸月球寧靜海時,中國連太空探索計畫都還沒有,但如今已計劃一系列探月任務。中國可能在 2030 年代的某個時間點達成太空人登月,並於中國在月球南極的研究站工作。

川普政府正與北京僵持於貿易戰、科技戰,外界憂心美中會進入像當年美蘇間的新冷戰,當年正是美蘇冷戰而在 1960 年代促成阿波羅計畫;如今中國的太空雄心令川普政府寢食難安。隨著美中競爭延伸到太空,川普希望創建太空部隊的新軍種,並催促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加快重返月球時間表。

中國晉升太空前段班,10 年有望讓太空人登月

美國海軍戰爭學院教授、太空政策專家強森佛利斯(Joan Johnson-Freese)說:「若下一次從月球傳回的聲音是講中文,我一點都不覺得意外。」她認為中國約 10 年內就有能力讓太空人登月。

今年1月完成人類首度深入月球背面調查後,中國已然晉升太空前段班;中國正計劃探月任務,帶回月球地殼樣本,並於明年送探測器上火星。

川普則希望 2024 年底前完成時隔半世紀以來的載人登月任務,較NASA原訂時間表提早 4 年。川普還批准NASA可以動用像馬斯克(Elon Musk)的太空探索科技公司(SpaceX)這類民間合約商的資源,以達成目標。

月球南極將成美中競逐焦點

美國計畫在 2028 年底前完成月球南極著陸,以便奠定日後持久經略月球南極的第一步;中國也看中在月球南極興建研究站。

其實在塞南(Eugene Cernan)1972 年踏上月球後,NASA 還有數個載人太空飛行計畫,但均未載人重返月球,使得塞南目前成為最後一位踏上過月球的美國太空人。

美國前總統歐巴馬 2010 年取消前往太空站、月球與火星的「星座」(Constellation)計畫,說這項計畫超出預算、進度落後,偏好培育民間太空運輸來幫助降低預算。這點讓登月英雄阿姆斯壯(Neil Armstrong)頗不以為然,阿姆斯壯2010 年告訴國會,其他國家很快會趕上;阿姆斯壯已於 2012 年辭世。

中國的國務院 2016 年提出一項 5 年太空戰略,包括研發具大型酬載能力上軌道的超級重型火箭、發射能研究黑洞的望遠鏡及大造太空站。據中國官方媒體表示,太空站預計在 2022 年底前能全面運作。

中國的太空戰略也呼籲進行載人太空飛行、探月並採樣,最終要送探測器到火星與木星附近;「人民日報」今年 4 月時報導,中國明年就要發送第一個火星探測器。

遙遙領先談不上競賽,NASA 自信爆棚

中國國家航天局局長張克儉 4 月時表示,中國希望約 10 年後能在月球南極附近設置科研站,並讓太空人在月表執行各項任務。

中國的太空任務已更見雄心。嫦娥 4 號探測器今年 1 月登陸月球背面後,嫦娥 5 號排定年底發射,將是中國首度嘗試蒐集月球樣本並攜返地球。分析家說採樣計畫凸顯中國的興趣不止是到月球插國旗,更要利用月表之下的資源;中國國務院的報告多次提到要藉太空戰略進一步帶動經濟發展。

NASA署長布萊登斯坦(Jim Bridenstine)說:「我已聽太多人們討論中國探測器著陸月球背面,但重要的是應記得在著陸月背之前幾個月,我們的探測器已著陸火星。美國遙遙領先,我認為根本算不上競賽。」

(本文經合作夥伴 中央社 授權轉載,並同意 Tech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人類下次登月可能講中文 3重點看懂美中太空競賽〉。首圖來源:中央社。)

延伸閱讀

阿姆斯壯登月 50 年後,發射阿波羅太空船的 14 萬行程式碼在 GitHub 重現啦!

【第一部真實黑洞影片】科學家用 PCA 演算法,讓史上第一張黑洞照片「動起來」

如何用 Python,寫出 Siri 和 Alexa 的自然語言處理演算法?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