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期三天的亞洲最大科技展會 RISE 9 日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 HKCEC 登場,跟著本文,一起和 TO 逛展,在這場盛大的國際科技展會中,挖掘台灣新創能量!
RISE 最大亮點之一:參展者的個人逛展助理 App
既然是科技展覽,逛展的人當然要在展覽全程都擁有「科技體驗」,而第一個登場的主角,就是 RISE App。
在 RISE 開展之前,參展者先下載了這個 App 後,可以在 App 中先預排這幾天的行程,並且獲得自己的 QR Code,接著到現場完成 Photo ID(正式證件登錄) 的註冊後,即可入場。
App 中包括各個舞台的演講主題、內容大綱、講者、時間都可以在 App 中看到,方便參加展覽者預先在手機中,直接安排自己的每日行程。

除了預排行程之外,RISE App 中更有會場內導航、現場即時語音翻譯(英文、中文)等功能,參展者在 App 中,還可以依照喜好(例如:點選 AI、Big Data、Content & Media 等分類)選擇想要聊天的對象後,就可以展開私訊聊天,無論是想要拓展人脈或者尋找潛在商業機會,都是相當適合的工具。

之所以特別提出 RISE 的 App 來講,是因為過去在台灣參加各種展覽時,經常是手上拿著一堆的紙本(地圖、各會場議程…等等),就算是科技類展覽也是一樣的體驗。
此次在香港參加 RISE,透過官方的 App,讓人有相當不一樣的參展感。
事實上,RISE 是由 Web Summit、Collision 這兩個世界最大且成長速度最快的科技展會背後的團隊所打造,Web Summit、Collision 也都有這樣的 App 設計。(TO 加拿大直擊 Collision 【傳送門】)
(當然,TO 編輯也觀察到,RISE 並沒有攤位辣妹(booth babes),甚至設置了 Women in tech lounge,目標是要增加女性在科技行業的比例。)
說完 RISE App 後,我們就一起進來逛展吧!

RISE 2019 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 3 樓登場,進入展場後,就能看見這塊令超多參展者搶著拍照的 RISE 燈。(下圖)
台灣這 5 支新創團隊在 RISE 發光
在 RISE 登場之前,TO 的【RISE 行前報導】為各位讀者介紹了這 5 支台灣新創團隊,這是繼多倫多 Collision 及泰國 Techsauce 之後,台灣新創競技場(TSS)再度帶領台灣新創團隊們,前進的本年度第三個海外科技展會——香港 RISE。
這 5 支團隊分別是 dipp、Blyng、AI4quant、Baypay 以及 VAGO,領域從人工智慧、金融科技到硬體產業都有,他們是在第八屆 TSS Rock the Mic 徵選活動中,從 50 組新創團隊及市場潛力與亮點展現等評估面向,脫穎而出的隊伍。
這 5 支新創團隊代表台灣參加這場有超過一百個國家、25,000 人以上的人潮,包含 1,000 多個新創團隊及 500 多位世界級講者到來的亞洲最大科技展 RISE。


AI4quant:AI 人工智慧解決方案提供商
AI4quant 是一家來自台灣的人工智慧解決方案提供商,創辦人 Jason 向 TO 介紹,AI4quant 目前提供 3 種類型的 AI 服務,分別是 AI 教育、AI solution 以及 AI ECG(心電圖)服務。

其中,AI ECG 服務(如下圖),是在患者或者老人的胸口裝上這個帶有感應器的裝置,讓 AI 進行訊號的判斷。Jason 說, AI4quant 背後的技術都來自台灣,目前團隊約有 5 人。
除了 AI ECG 之外,AI4quant 的 AI 解決方案服務聚焦在 3 個產業,分別是醫療產業、智慧製造(先進製造)以及金融科技產業,提供客戶完整的 AI 解決方案。
VAGO:全球體積最小最輕的微型真空壓縮機
新創並非只有軟體,硬體也不能少!VAGO 是 TSS 團隊中的硬體團隊,從產品的設計、技術到生產全是 MIT。VAGO 目前已經在日本與伊勢丹、Tokyu Hands、BicCamera、takashimaya ;美國 MoMA;香港 log on、連卡佛 lane crawford、新加坡 Sprint-Cass 、E-lifestyle 等合作,明(2020)年 Q1 要推出新產品,產品將會更輕、更小。
VAGO 說,他們的目標是要讓 VAGO 的產品成為飯店的標配,旅客可以在住的地方直接使用該產品,飯店也可販售 VAGO 的產品給旅客;VAGO 透露,目前已經跟世界最大的飯店集團展開合作。
Blyng:要看房嗎?交給 AI 虛擬房地產助理吧
Blyng 是線上虛擬 AI 房地產助理,使用者可以直接與 AI Chat bot 展開聊天,只要輸入需求(地區、預算、房型、用途)即可線上完成預約看房。Blyng 總部設於英國倫敦與台灣台北,目前一共提供 3 種語言服務(中文、英語、法語)。
Blyng Co-founder & GM Julien 用著一口流利的中文說,他已經在台灣居住 14 年, (事實上,Blyng 還在 e27 於台北舉辦的 Echelon Roadshow 中奪冠!)Blyng 已經在英國、法國、和新加坡建立了業務通路,台灣則將在下個月正式展開服務。
此外,他們還是少數幾家獲得 Whatsapp 、Messenger 應用程式介面(API)使用權並成功在通訊軟體上構建自然語言聊天機器人的公司之一。

dipp:用 AI 來完成行銷「海量製圖」,向拖拉式設計說掰!
dipp 創辦人 Jennifer Chen 在國外闖蕩 16 年後決定返台創業,而 dipp 的目標是要以 AI 提供電商商家智動化的設計服務,讓品牌可以以更輕鬆的方式,生成多樣化的行銷視覺素材,且能夠一次滿足橫跨不同社群平台(Facebook、Instagram、Google…)和尺寸的需求。
Jennifer 說,靠著 AI 可以在 3 分鐘內生成 240 張圖片,強大的是,這些圖片的設計與排版是由 AI 判斷「點擊率」更高的設計法,商家也可以選擇微調這些設計,且可以在 dipp 串接的平台上投放,方便商家做 A/B 測試,dipp 也會以其結果回頭優化 AI 演算法,目標是以「智能設計」取代過去耗時的「拖拉式設計」。
之所以會誕生這樣的 idea,Jennifer 說,她自己是念廣告設計出身的,但沒有一個念設計的人會說「我未來的夢想是做 Banner」,因為這件事不是真正具有創意的,此外又相當耗時。
目前,dipp 團隊共有 8 個人。Jennifer 表示,她和共同創辦人是在 2017 年有了智動設計的 idea,2018 年加入了 AppWorks 和 TSS 後,到現在產品正式上線。使用該服務的有七成都是台灣人,15% 則來自新加坡。
Baypay 灣支付:目標成為區塊鏈界的 PayPal!
Baypay 是以區塊鏈技術作為基底的加密支付服務系統,讓使用者可在任何地方轉帳,並以當地貨幣直接向使用者的銀行帳戶收款,具有零價格波動或風險的特性。
Baypay 在 2016 年成立,並在去年推出產品。Baypay CTO 胡家維(Kenneth)說,團隊的目標是要讓區塊鏈上的資產可以像現金一樣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