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自英國的線上點餐平台— Deliveroo (戶戶送),由台灣裔美國人許子祥 (Will Shu)和 Greg Orlowski 創建於 2013 年。只花了短短三年的時間,其銷售收入已經突破 1.29 億英鎊 ( 51.6 億新台幣)。目前 Deliveroo 包含台灣在內共於 14 個國家、500個城市提供服務,並擁有6萬名外送員、8萬家合作餐廳
亞馬遜大手筆投資百億台幣,在打什麼算盤?
Deliveroo 近來最重要的募資紀錄,莫過於亞馬遜在今年五月領投的 5.75 億 ( 172.5 億新台幣 )。
此筆融資計劃擴大倫敦總部的規模,並在更多地方持續擴展其全球性業務。此外,該公司更有意興建自家廚房,來租給專門賣外賣食品的餐飲界企業。
消息被釋出後,作為 Deliveroo 主要競爭對手的 Just Eat 股價下跌了 8.5%。但現在 Just Eat 在發源地—英國的規模依然比起 Deliveroo 及來自美國的 UberEats 相加起來還要多 3 到 4 倍,可見即使 Deliveroo 得到亞馬遜的支持,短期內要稱霸英國還是有困難。
而至於亞馬遜為什麼要大手筆投資 Deliveroo 呢?除了看好其有龐大的外送服務系統外,背後其實有一個傷心的故事。亞馬遜曾在倫敦經營線上外賣平台— Amazon Restaurants ,去年因為打不過Deliveroo、Uber Eats 和 Just Eat 而結束營業。
有壟斷市場疑慮,英國政府單位:不准!
事實上,現在越來越多的送餐平台已經把營運觸角延伸到藥品和生鮮食品外送,他們龐大的外送服務系統、用戶數可能對亞馬遜構成某種程度的威脅。投資 Deliveroo 除了有機會幫自己在英國扳回一城外,未來也更佳容易開拓新的物流服務。
然而,英國的「競爭和市場管理局(CMA)」5 日表示, Amazon 和 Deliveroo 的服務同質性高,可能造成市場壟斷,因此決定否決交易審核。針對此結果,Amazon 回應,他們相信少數股權投資會幫助 Deliveroo 擴展服務,將能串連更多餐聽務,製造新的就業機會。
參考資料來源:
1.《Independent》:〈Amazon takes on Uber with investment in food delivery firm Deliveroo〉
2.《Sky News》:〈Amazon to swallow slice of Deliveroo in £450m fundraising〉
3.《CNBC》:〈Amazon’s investment in Deliveroo scrutinized by UK competition watchdog〉
(本文提供合作夥伴轉載,首圖來源:Deliveroo。)
延伸閱讀
「誠實蜜蜂」暫停台灣營運不 ey,總部新加坡的外送服務早就停止了
傳 Uber 計畫以數十億美元收購 Deliveroo,才剛要進軍台灣就要被併購了?
【外送市場大亂鬥】英國 Deliveroo 宣布進軍台灣,用 AI 高速送餐法決戰其他業界龍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