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工廠一景
G20 川習會在 6 月 29 日落幕,中美恢復商貿談判,對華為的禁令也有望解除,中美貿易戰出現轉機,全球股市充滿放鬆的心情,以大漲回應川習會結果。
然而,中國的危機並未結束,因為全球的科技大廠正準備把產線撤離中國。
中美貿易戰暫緩,但多家科技大廠考慮將產線撤離中國
根據《風傳媒》引述《日經亞洲評論》的報導,目前正準備將產線撤離中國的科技公司有微軟、谷歌、亞馬遜、索尼、任天堂、華碩、宏基、聯想、惠普、戴爾、蘋果等,皆是全球知名的科技大廠。
《日經》表示,就算川習會同意暫時停止貿易戰火,但中美之間仍存在貿易戰的威脅,而上個月的關稅戰與華為禁令嚇壞不少科技業者,因此這些科技大廠正在考慮離開中國,分散產能到其他地區,避免被中美貿易戰波及。
除了微軟、蘋果等科技品牌廠,連鴻海、仁寶電腦、和碩等代工廠也在考慮離開中國。
中美貿易戰衝擊中國經濟,企業外移將讓狀況更嚴重
根據中國工業與信息化部的資料,中國電子資訊製造業進出口總額一年可達 1.35 兆美元(約 42.5 兆新台幣),占 GDP 約 11%,就業人數達千萬。若海外科技大廠撤離,將對中國經濟造成衝擊。
近年中國經濟成長已放緩,在中美貿易戰的衝擊下,中國更出現失業潮。雖然根據中國官方公布的數據,失業率仍維持 4% 以下的低檔,但外界質疑官方數據的正確性,因為「不想找工作」的人不會被計算到失業人口裡面。中國上升的無業人口將衝擊維穩。
廠商正考慮撤到台灣和東南亞,中國製造時代結束?
至於將產線撤離中國的廠商,他們的考慮的遷移目標是台灣和東南亞國家,並已開始評估、試產。以台商來看,今年台商大舉回流,已投資超過 4000 億的資金在台灣,其中包含和碩、台達電等大廠,巨大集團董事長更說:「中國製造時代已經結束」。
中美貿易戰正讓廠商撤出中國,然而就算沒有貿易戰,持續成長的工資也會讓中國失去低價勞工的競爭優勢。中國推出 2025 中國製造,目的之一是讓產業轉型升級,但中國保護自家產業,限制海外企業,以及竊取商業機密等行為引發其他國家不滿,並導致現在的中美貿易戰。雖然現在貿易戰暫緩,但中國的危機尚未結束。
參考資料來源:
1. 《風傳媒》:〈川普未再追殺,中國的經濟警報解除了嗎?《日經》:沒有,因為微軟、蘋果、惠普、亞馬遜、任天堂,都在準備撤離中國〉
2. 《新頭殼》:〈撤離中國! 惠普、戴爾3成筆電生產將轉進台灣、東南亞〉
3. 《自由時報》:〈外企陸續撤離中國!專家:中國經濟陷入低迷〉
(本文提供合作夥伴轉載。首圖來源:Wikimedia Commons)
延伸閱讀
【台商回流又+1】全球自行車龍頭巨大返台,喊話「中國製造時代已結束」
川普推文逼出「台商回流潮」,電子資訊業佔近七成
錢進來台灣啦!經濟部:台商回流,今年至少 1000 億元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