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發達的監控產業再度升級。中國中科院自動化研究所相關企業 2 日發布號稱全球首個 「AI 步態識別」互聯系統,具備步態檔案庫、步態識别、步態檢索、大範圍追蹤等功能,即使目標人物遮住臉,也可以透過走路方式辨認出身分,彌補監視器中人臉通常難以識別的缺點。
公安好幫手,即時鎖定目標人士
銀河水滴創始人兼 CEO 黃永禎表示,相較人臉識別來說,「步態識別」擁有遠距離、全視角的獨特優勢。本次推出的「水滴慧眼」包含「地圖追踪、地圖布控、視頻檢索、實時布控、步態抓拍、步態提取、步態比對、步態採集」等八大功能,能實時支援上萬部監視器,與海量歷史影片與實時影片瞬間檢索與定位。
此系統能夠滿足公共安全領域的基礎需求,將能廣泛應用於車站、機場、博物館、學校、景區、商場等城市地區,以及核電站、發電站、石油石化基地等重要基礎設施。
除公共安全領域,未來步態識別還能積極運用在智慧家居、智慧醫療、機器人、醫療康養等科技領域。
無論應用好與壞,中國 AI與大數據的結合應用正迅速起飛,台灣又該怎麼把握 AI 關鍵十年,儲備未來戰力?
8/10(六) 【科技報橘 2019 年度論壇】CONNECT 2030 What’s The Future,破解台灣 AI 小國大戰略的重要核心。
根據報導,這項系統已陸續在湖北、廣東、上海等地應用。
需要 3D 模型訓練,比臉部辨識技術複雜
步態識別是近年受關注的新生物認證技術,每個人走路的姿態都不同,肌肉力量、肌腱和骨骼狀態、體重、重心等生理條件都會影響人類走路的風格。因此可以用來識別身分。

與人臉或指紋識別相比,「步態識別」的研發更為複雜。因為步態是含有生理性與行為性的生物特徵。其模型訓練需要有 3D 的影片作為基礎,而人臉識別等只需要 2D 圖像即可。
中國一直致力於 AI 與大數據的結合應用。早在去年 10 月,銀河水滴就曾發布一款叫做「水滴神鑒」的步態檢索智慧一體機,能在許多監視影片中快速檢索目標人物和身分識別。
今年 4 月銀河水滴宣布其「基於深度學習的步態識別方法」正式獲得美國專利授權,該方法可以有效提高步態識別準確率。
抗議不用再戴口罩,走路都能辨識身分
據表示,步態識別快速在海量影片資料中找出犯罪嫌疑人的優勢,能滿足目前公安系統的迫切需求。因傳統蒐證必須仰賴大量警方人力緊盯螢幕,查看所有監視器影像來查找可疑人士,但影像中的人臉通常解析度不足難以辨別。
中國的人臉辨識已運用在行車紀錄、行動支付等領域,甚至在中國公廁也要「刷臉」拿衛生紙,這樣的「天網」監視系統也引起數位監控時代危害資安的疑慮。
根據經濟預測機構 IHS Markit 的數據,2016 年中國在公共場所架設了 1.76 億台監視器。而市場研究機構 IDC 報告預測,在 2022 年中國安裝的監視攝影機將高達 27.6 億台,等於「平均一人就有 2 台監視器」。
數位辨識有「監控人民」之嫌不只在中國,舊金山在今年五月成為美國第一個禁止警方或其他政府機構使用臉部辨識的城市,立法決議認為:臉部辨識對市民權益與自由帶來的潛在危害,遠遠超過它宣稱的優點。將威脅人民免於受到政府連番監控的生存自由。
例如,香港反送中民眾為了避免被「算帳」會配戴口罩走上街頭,在未來「步態辨別」普及的中國,不需民眾露臉也能夠辨識出其身份。這項先進的 AI 技術,可能更阻卻人民發聲的意願。
參考資料:
1. 《銀河水滴》:〈什么是步态识别?〉
2. 《中央社》:〈中國發布首個步態識別互聯系統 蒙面也能被認出〉
3. 《聯合新聞網》:〈大陸發明「步態識別系統」 遮臉也能認出你〉
4. 《中央社》:〈舊金山禁警方用臉部辨識技術 開全美先例〉
(本文提供合作夥伴轉載。首圖來源:銀河水滴官網)
延伸閱讀
【香港反送中】如何在抗議現場避免被監聽與跟蹤?前偵探教你安全 18 招
臉部辨識被「封殺」?微軟刪除全球最大臉部辨識資料庫 MS-Celeb-1M
刷臉 ATM 啟用!玉山宣布旗下 5 家分行啟用刷臉提款,臉部辨識只要 0.3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