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冷知識】納粹用來毒殺猶太人的「氰化物」,我們平常喝的珍奶裡也找得到!

化學藥劑示意圖,圖中溶液非氰化物。

氰化物是知名的毒物,二戰的時候被間諜廣泛使用,也被納粹用來屠殺集中營的猶太人;氰化物也是推理劇情中常出現的毒物,例如名偵探柯南,如果有人吃了某個東西之後突然死掉,十之八九都是氰化物中毒。氰化物怎麼毒死人的?它的毒性真的跟柯南的劇情一樣,只要吃一口就會瞬間毒發身亡嗎?

我要告訴你一個驚人的事實:氰化物存在於大量的天然食物中,例如蘋果;而台灣人最愛喝的珍珠奶茶,裡面也有微量的氰化物。

吃下氰化物,你會「窒息」而死

首先,我們先來認識什麼是氰化物

氰化物是化學結構有氰根(CN-)的化合物,它跟金屬離子的結合力很強。在生物體中,酶需要金屬離子才可以作用,但氰根會帶走金屬離子,抑制酶的作用。

人體細胞在進行呼吸作用時,需要「細胞色素氧化酶 a3」(Cytochrome a3)的協助。人類攝入氰化物之後,細胞色素氧化酶 a3 會失去效用,讓細胞無法進行呼吸作用而缺氧壞死。因此氰化物中毒的人,他的死法是「窒息」。

氰化物半致死劑量是 5 mg/kg,並不算特別高

而氰化物的致死劑量,根據科學家的研究,它對老鼠的口服半致死劑量是 5 mg/kg,也就是一個體重 60 公斤的人必須吃下 0.3 g 的氰化物(約半顆感冒藥的重量),才會有 50% 的致死率。若以半致死率來看,氰化物的毒性排行大約第十,輸給肉毒桿菌毒素。

然而,氰化物的溶解度很高,因此飲料裡面可以溶解足夠致死的劑量,產生名偵探柯南裡的劇情。問題是氰化物有特殊氣味(杏仁味),除非受害者毫無戒心,不然很容易被發現。

氰化物存在於天然食物之中,但是會被高溫破壞

氰化物並不是遙不可及的可怕東西,它很常出現在我們的食物中,像是杏仁、蘋果核、櫻桃核、小米、青豆、黃豆、竹筍、樹薯等食物內都有「氰苷」。

氰苷是氰根與醣類結合的有機化合物,本身毒性不強,但氰苷在遭到破壞、氧化,或是接觸到胃酸時會釋出氰根,讓攝食的動物食物中毒。這是植物演化出來的保護機制。

好消息是,這些食物的氰苷含量很低,而且氰苷會被高溫破壞而失去毒性,因此上述食物只要經過烹煮、高溫加工的程序就沒有毒性;至於蘋果和櫻桃,只要把裡面的核吐掉,或者是把它「整個吞下去」,不把它咬壞,它就不會接觸到胃酸,不會釋出氰化物。

台灣人的最愛「珍珠奶茶」也有微量氰化物

如果很不幸的吞下咬壞的種子,或者是吃到沒煮熟的青豆、黃豆等等,基本上不用擔心,因為人體有辦法代謝少量的氰化物。

至於台灣人的最愛「珍珠奶茶」,珍珠的原料是樹薯,含有氰苷;但樹薯的氰苷主要在表皮上,而處理樹薯的標準流程是削皮、水煮、發酵,就是為了去除氰苷。因此平常喝的珍珠奶茶,氰苷的含量極低,完全不用擔心中毒。

氰化物因為成本低而成為毒殺的首選材料之一,情報人員用氰化物,納粹的集中營用氰化物,推理小說也常出現氰化物殺人的劇情。然而氰化物是某些植物的自然產物,出現在許多常見的食物中,因此我們很常跟氰化物「近距離接觸」;但是不用擔心,因為人體有代謝能力,而平常接觸的劑量也不會致死。

參考資料來源:
1. 《國家環境毒物研究中心》:〈氰化物
2. 《環保署:毒物及化學物質局》:〈推理系作品中兇手的最愛「氰化物」,它真的有那麼致命嗎?
3. 《自由時報》:〈《謠言終結站》「樹薯粉」加工後無毒 勾芡料理可安心吃
(本文提供合作夥伴轉載。首圖來源:Pxhere CC Licensed)

延伸閱讀

這種魚擁有獨一無二的「透明血液」,為什麼牠沒有紅血球仍然可以生存?
闌尾是沒用的器官?真相:它是免疫系統的「後援部隊基地」
科學家用「蛋白質」儲存檔案!準確度高達 99.9%,也不用擔心被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