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知名外送平台「誠實蜜蜂」(honestbee)過去數月屢與合作店家報出欠款多時爭議,該平台 29 日在官方 Facebook 專頁上公佈暫停在台灣營運消息。
「誠實蜜蜂」在 FB 專頁上表示,台灣營運團隊接收到新加坡總部的指示,自 6 月 29 日即日起暫停在台灣所有營運項目,等到新加坡總部的下一步指示,待解決或改善營運問題,將「再次提供台灣營運服務」。
欠款金額達 779 萬,受害店家組自救會抗議
根據《公視新聞》報導,由於欠款問題,與「誠實蜜蜂」合作的餐飲業者已組成自救會。該業者在全台至少還有 286家餐廳、累積達 779 萬元的款項沒結清,店家批評「誠實蜜蜂」都用罐頭訊息在回覆,「很怕『誠實蜜蜂』倒閉。」
「誠實蜜蜂」 於 2015 年底進駐台灣並開設子公司,今年 5 月開始爆出欠款問題,自救會成員在 26 日召集 30 多人出面抗議。

在「誠實蜜蜂」 宣布停止在台營運的 FB 貼文底下,已有多名餐飲業者表達抗議,不過「誠實蜜蜂」 並沒有回應任何一則留言。(截圖自誠實蜜蜂 FB。)
在「誠實蜜蜂」 宣布停止在台營運的 FB 貼文底下,已有多名餐飲業者表達抗議,不過「誠實蜜蜂」 並沒有回應任何一則留言。
店家尋求政府介入無果
根據《公視新聞》,自救會成員將蒐集到欠款單據遞交給經濟部官員,盼政府可介入處理。不過官員對此表示,「此案屬於民事糾紛,追討債務得尋求司法途徑」,僅能呼籲「誠實蜜蜂」 出面處理。
《聯合報》報導,餐廳外送從 5 年前納入食安法管理,至於近年新興網購美食、手機點餐外送服務的「食安問題」將自本(7)月開始納管,包括「誠實蜜蜂」 、Uber Eats、foodpanda 等都將納入管制。
也就是說,外送平台與店家之間的欠款糾紛,因仍屬於民事糾紛,政府無法積極介入處理。
「誠實蜜蜂」總部情形如何?匿名員工吐心聲
根據「誠實蜜蜂」官方網站,目前該公司在 16 個國家營運,扣除掉暫停營運的台灣後,目前營運市場包括新加坡、日本、馬來西亞、菲律賓、印尼、泰國等 15 個國家。
《數位時代》報導,一位不具名的「誠實蜜蜂」總部員工指出,「誠實蜜蜂」目前已呈現空轉狀態,總部已經有一批人離職,許多人私下已開始面試新工作。這名員工觀察,「急速擴張和補貼戰」是讓「誠實蜜蜂」陷入今日窘境的兩大關鍵。
事實上,除了「誠實蜜蜂」之外,國際市場上的食物外送服務近年競爭激烈,除了上文提及的 Uber Eats、foodpanda,尚有 Grab 等強大的競爭對手。該報導分析,這讓僅執著在食物外送戰場的「誠實蜜蜂」因此消耗了不少資源,如外送費補貼、行銷費用以及過多的人事費用等。
在資金問題爆發後,「誠實蜜蜂」原共同創辦人兼 CEO 孫志偉(Joel Sng)已下台,並由南韓 LG 集團第三代、原投資人之一的具本雄(Bon Woong Koo)接任。
在接任 CEO 後,具本雄發了內部信件請員工安心,表示「目前正在尋找新的資金」,但並無提出新的方向策略。
參考資料來源:
1. 《公視新聞》:〈外送平台誠實蜜蜂累積欠款779萬元〉
2. 《數位時代》:〈暫停台灣營運、新加坡總部薪水遲發…..員工第一手告白誠實蜜蜂的困境〉
3. 《經濟日報》:〈美食外送出狀況不再投訴無門 業者下個月納管〉
(本文提供合作夥伴轉載,首圖截圖自:誠實蜜蜂 FB @HonestbeeTW)
延伸閱讀
【失控共享夢】風光一時 oBike 歇業了,共享電動滑板車會成為下一個泡沫嗎?
運送過程變商機!這個外送新創把餐車變「烤箱」,餐點比同業便宜還免運費
「無人機外送」在澳洲實現了,咖啡、巧克力都可以送到你家門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