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和 AI 正在改變零售、醫療和製造業的產業現場。消費者能透過數位看板,更容易在賣場找到商品、促銷活動,醫療院所透過遠端監控和數據分析能做到高度精準的治療照護;製造廠利用 AR 擴增實境模擬訓練極度複雜的維修情形,以提高成功率。不過,在 AI 和物聯網能提供更好的客戶體驗、更高的營運效率以及更優秀的醫療品質同時,隨之而來的龐大資料量和資訊產出速度,卻使得企業不再能單靠雲端或傳統資料中心處理數據運算。

施耐德電機 Schneider Electric 旗下品牌 APC(APC by Schneider Electric TW)指出,透過邊緣運算(Edge Computing)企業可滿足物聯網當中即時決策反應、大量頻寬與低延遲需求的應用,而雲端運算則可處理非即時需求的大量資料,因此集中與分散式混合的資料中心模式已成為趨勢。在此趨勢下企業 IT 基礎建設也應儘早調整做好準備,以協助企業數位轉型搶佔先機。

施耐德電機如何簡化營運複雜度,最大提升工廠效能?

以製造業來說,在這波數位轉型過程中,從自動化演進到智慧化,AI 運用在產線機台上可做到設備維修預測,包括更多工業機器人加入產線也讓工廠現場運作更有效率。也因此當製造業走向 OT 與 IT 整合的時代,對整體 IT 基礎架構來說也帶來更多挑戰,包括在 IT 機房與關鍵製造流程方面。從企業原有的本地 IT 機房、監控中心到工廠現場的電腦或機台設備,需要有高度彈性的設計以因應快速擴張與部署的需求。而在製造流程上,關鍵應用更是不允許停機,以避免生產力降低,或對儀器設備或產品造成損害甚至影響安全。

施耐德電機的 IT 基礎架構解決方案推出能快速整合入企業系統的不斷電系統(UPS),高度監控工廠電量問題,避免系統走火導致設備停擺、人員受傷。此外,還可連結網路,與企業的能源管理及電源控制系統相連,解決其關鍵製造流程上的難題,最大降低工廠營運可能發生的外部危害。

除了讓工廠能更彈性配置電力資源,施耐德電機也推出機房設備相關的解決辦法。工廠機房常因公司成長,遇到需要擴增的情形;然而一般機房不僅因線路複雜難以移動,也因每個廠區獨立作業,機房擴增上也需解決 IT 問題。如此一來,便延宕到機房擴增的時間。施耐德電機為了減少每個外點設備安裝的時間,在產品出廠前就預先安裝各個機架所需的設備,並將特定機架位置分配給特定資料中心設備。據統計,企業的 IT 供應商從 6 家減少至 1 家,機房設備的零件組也無需再從多家企業運送過來,大幅降低出貨成本,更重要的是,機房的安裝複雜度整體下降,這麼一來,不僅有效簡化 IT 機房的管理,也使資料中心保持彈性以因應擴張變動。

資料中心升級趨勢:高彈性的 IT 設備每日能節省千萬台幣損失

製造業外,零售業更是廣泛運用各種 IoT、AI、大數據、行動支付等技術以提供更好的客戶體驗,從線上到線下全通路的整合營運,如庫存管理、人力管理及線上促銷活動的交易等都是對 IT 基礎架構的考驗,還包括零售業各通路據點的遠端 IT 管理問題。對於缺乏駐點 IT 人員、需加速系統復原和設備安裝的企業來說,施耐德電機的 Fleet Management 服務及 StruxureWare 管理軟體便可協助遠端除錯及系統修復,維持系統服務高可用性之外,也降低 99% 系統當機時間。

另一方面,高齡化社會的來臨對醫療服務需求也急速增加,對此醫療院所朝向數位醫療轉型發展,各種連網醫材與儀器的使用,及資料量的快速增加使得醫院 IT 基礎架構也面臨考驗。據統計,無預警的電力中斷將導致醫院產生每天 100 萬美金(約 3,000 萬台幣)的損失。

從伺服器機櫃、UPS、散熱系統到 StruxureWare 管理軟體,施耐德電機提供資料中心優化完整解決方案,整合式的 IT 解決方案能簡化 IT 基礎架構、降低部署時間與成本並簡化營運複雜度。不論是新建、升級或改造資料中心,透過一套從設計、建置、營運、評鑑、計畫生命週期服務的方法能提升資料中心營運效率。

立即下載

2019 製造業 IT 基礎架構解決方案報告

2019 醫療保健 IT 基礎架構解決方案報告

2019 零售業 IT 基礎架構解決方案報告

一次理解「邊緣運算」在智慧製造的轉型重要性

(本文提供合作夥伴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