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報橘》徵才中!跟我們一起定位台灣產業創新力 >> 詳細職缺訊息
快將你的履歷自傳寄至 [email protected]」
群眾募資平台不但已成為籌資的新興方式,也是一種宣傳的手段。如果想在各種新奇古怪的新創產品中脫穎而出,威武聳動的標題與描述不可或缺,但也可能因此讓群眾認為有吹牛嫌疑。
別再說是「世界上最…」的了!
日前,紐約公眾募資平台 Kickstarter 為了改善這個風氣發布了新的指導,要求創作者停止稱他們的專案是「世界上最棒」的,應該改用一些更實際的描述。雖然沒有禁止使用,但諸如「最快的」、「終極」等最高級詞彙,都不鼓勵作為專案名稱。
在英文版介面中,如果創作者在專案的名稱打上「世界上最棒的……」,Kickstarter 的系統會自動建議修改掉這類誇大的詞彙。

Kickstarter 系統完整性負責人 Meg Heim 表示,雖然這並非硬性規定,但也是讓創作者了解該平台願景的第一步,他們能藉此清楚的設定願景,長遠來說也有益於他們的專案。
除了最高級形容詞,Kickstarter 也表示建議在專案描述中使用「我想要做…」等的動詞,來取代通常是描述完成品的「專案會…」。另外,聽取建議不使用誇大字彙的專案,將有更多機會在 Kickstarter 的期刊或其他宣傳管道上曝光。
專案內容與照片也要詳實以告
除了文字描述,Kickstarter 在募資方面也建議創作者能實際、透明地標明資金籌措目標和使用計畫。而針對展現專案的照片、影片等視覺媒體,Kickstarter 要求要「誠實、清晰,基於現實」,應盡可能減少影像後製的程度,以真實的圖像展現創作品當前的樣貌。
如果項目有同時包括硬體和軟體,也必須闡明對彼此的功能與獨立性。如果項目內容物仍在開發或尚未開發,也必須標明。違者可能被暫停權限。
在群眾募資平台上的商品以吹噓吸引支持,最終卻未能成功完成產品的事例愈來愈常見。為了維持投資人的信賴,平台自然要做好監督的角色。另一家總部位於加州的群眾募資平台 Indiegogo 對部分項目祭出「保證付運(guaranteed shipping)」的承諾。
Kickstarter 的這項建議更新,要求創作者在展示的想法及宣傳活動時仍「秉持誠實、開放和坦率」。減少誇大的噱頭,能讓群眾更放心的在平台上支持新創產品。
參考資料:
1. 《THE VERGE》:〈Kickstarter asks people to stop claiming their projects are ‘the world’s best’〉
2. 《engadget》:〈Kickstarter 警告不要再用「世上最好的」為招徠〉
3. 《Techcrunch》:〈Kickstarter issues new transparency guidelines for projects〉
(本文提供合作夥伴轉載。首圖來源:flickr。)
延伸閱讀
【新創的 3 大募資迷思】股權融資比借款便宜?AppWorks 告訴你什麼叫「免費的最貴」
曾造就台灣募資奇蹟的團隊 justfont ,要推出新字體「粉圓」啦
【自帶流量的男人!】柯 P 競選募資達標 286 %,這代表什麼數位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