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東南亞目前垃圾處理方式大多採全部掩埋的方式,並未分類塑膠垃圾,再加上去年開始中國禁止進口塑料垃圾,導致全球該行業陷入混亂,更產生嚴重的海洋汙染,所以日本環境省決定與大阪市和橫濱市等地以及日立造船和 JFE Engineering 等企業攜手,為東南亞提供垃圾處理的技術支援。
根據日經中文網表示,日本將傳授垃圾回收、分類、再利用及減量化等經驗,並且出口垃圾處理發電設施到東南亞,計畫在 2023 年將 10 個東南亞國家打造成模範城市,以解決海洋汙染和電力短缺的問題,並推動日本相關環境產品外銷。
協助解決東南亞的垃圾問題背後,富含豐厚的市場價值?
日本大幅度的削減塑膠垃圾的政策,也將於 6 月的二十國集團首腦峰會(G20 峰會)上顯示,日本如何貢獻全球塑膠垃圾問題並提供解決方案。而在資金方面,日本環境省將提領 20 億日元(約5.8 億台幣)支援企業進行開發。
此外這項對策的市場價值上,根據日經中文網報導指出,國際金融公司(IFC)的統計顯示,2013 年垃圾處理發電的全球市場規模為 74 億美元(約 2327 億台幣 ),到 2022 年有望擴大至 800 億美元(約2.5 兆台幣),而日本主要提供廢棄物處理制度、人才培養和回收再利用等經驗的日本,也能藉此累積口碑與實力。
日本針對東南亞三地,提出具體方針
根據日經中文網報導,日本環境省針對菲律賓、越南、印尼三地的具體實施方向:
1.菲律賓—垃圾管理經驗
日本環境省將防止戴奧辛等有害物質飛散和大氣污染引進館利技術,並重點在達沃、奎松、宿霧 3 個城市提供北九州市、橫濱市和大阪市的垃圾管理經驗。
2.越南—完善上下水道
越南因為迅速的都市化、工業化過程,水資源受到嚴重汙染,甚至導致居民疾病問題,所以日本將與日立造船合作,提供完善上下水道處理方式,期望將河內打造成模範城市。
3.印尼—防止垃圾流入海洋的管理系統
印尼因為垃圾填埋處理場數量不足,常常造成垃圾入海,引發嚴重的海洋汙染問題,所以日本與與日本國際協力機構(JICA)合作,不僅對當地垃圾總數、種類進行調查,也大力支持企業向西爪哇省提供垃圾處理城市發電的建設。
參考資料來源:
- 《日經中文網》:〈日本將向東南亞出口垃圾發電技術〉
- 《台灣經貿網》:〈日本將官民一體向東南亞市場出口垃圾處理發電設施〉
- 《VIETNAM》:〈日本向东南亚出口垃圾处理及焚烧发电技术〉
(本文提供合作夥伴轉載,首圖截自 pixabay.CC Licensed。)
你可能感興趣
髒臭的垃圾處理是台灣產業的升級契機?循環經濟的範疇比你想的還要廣
吃進 6 公斤塑膠製品死亡,一頭抹香鯨成為「海洋垃圾氾濫」最真實的警鐘!
智慧城市新格局!芬蘭讓「丟垃圾」都跟 5G、AI 息息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