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什麼我們要挑選這篇文章】鴻海過去採取郭台銘的一人主導模式,隨著郭台銘辭去董事長一職,以及鴻海邁向成熟,集團旗下事業體增加,決定採取 9 人經營委員會的模式,未來各項決議會先透過 9 人小組討論,再交由董事會做最終決定。
由於鴻海旗下有多個事業群,群體決策能夠統合各方觀點,並且避免強勢領導人退位,旗下大將彼此不服的情況。然而群體決策也會有效率低落,與團隊成員專注自己事業體目標的問題,這些是鴻海未來需要面對的狀況。(責任編輯:郭家宏)
「《科技報橘》徵才中!跟我們一起定位台灣產業創新力 >> 詳細職缺訊息
快將你的履歷自傳寄至 [email protected]」
鴻海新設經營委員會塑造新的經營模式,領導鴻海集團。法人指出有助推動鴻海集團未來共識決策模式,也涵蓋鴻海集團未來 3 年到 5 年的營運方向。
鴻海設立經營委員會,推動集團共識決策模式
鴻海 11 日下午 9 人組成的經營委員會成員首次曝光。會中包含 4 位新任一般董事候選人,鴻海副總裁兼亞太電信董事長呂芳銘、鴻騰六零八八精密科技主席盧松青、鴻海 S 次集團總經理兼京鼎董事長劉揚偉、工業富聯副董事長李傑。
此外經營委員會還包括鴻海集團副總裁暨集團總財務長黃秋蓮、夏普董事候選人林忠正、鴻海 B 次集團負責人姜志雄、富士康執行總經理林政輝、鴻海財務長黃德才。
談到設立經營委員會,劉揚偉指出,鴻海規模相對複雜、產品線廣,複雜龐大的事業體,需要多人分別對事業體充分掌握,以及適當溝通與協調的機制。
他指出,鴻海內部認為經營委員會有溝通協調的必要性,此外鴻海過去也有運作類似經營委員會的影子,定期部門負責人常跟鴻海董事長郭台銘開會,相關會議性質就類似經營委員會,只是沒有組織定位,現在要把活動組織正式化、系統化。
劉揚偉指出,未來經營委員會每週將召開一次,重大議案需要經過三分之二委員通過,送交董事會決策。他指出,這是新的經營模式,由經營委員會領導鴻海集團。

鴻海集團有多個事業群,需要透過共識決凝聚決策
觀察鴻海新設經營委員會,第一金投顧董事長陳奕光接受中央社記者採訪表示,經營委員會類似台塑集團先前的 5 人小組機制,因為鴻海集團旗下事業群各有專長,需要透過共識決的方式凝聚決策,此次經營委員會採取奇數成員,並設定共識決制,這有助推動鴻海集團未來共識決策模式。
不具名外資法人代表接受中央社記者採訪指出,經營委員會成員都具代表性,其中 4 名董事候選人代表鴻海未來在 5G 通訊、車用光學模組、半導體、以及工業互聯網等主要發展方向。
另外 2 名經營委員會成員姜志雄和林政輝,代表客戶蘋果(Apple)主要產品在鴻海集團內對應的負責單位,林忠正代表鴻海深耕電視和顯示器的決心,此外黃秋蓮和黃德才則代表財務單位的立場。
這名外資法人代表指出,經營委員會涵蓋鴻海集團未來 3 年到 5 年的營運方向以及相對應的代表人物,名單「中規中矩」。
TO 編按:鴻海全體加薪 7%
有網友在 PTT 上爆料,說郭台銘退休前發出最後一道命令,全體員工調薪 10%。鴻海證實此消息,已在 2019 年 6 月正式生效員工調薪計畫,只要年資滿一年以上,就可得到平均 7% 的調薪。
但鴻海財務長黃德才表示,這次加薪是為了因應全球人才爭奪戰,增加人才加入與留任鴻海的誘因,不是郭台銘下令的。
(本文經合作夥伴 中央社 授權轉載,並同意 Tech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鴻海新設經營委員會 共識決助未來5年營運〉。首圖來源:中央社)
更多關於鴻海的消息
鴻海股價大跌 21%!郭台銘喊話止血:鴻海已進入備戰狀態
鴻海陷 45 年來最大難關,郭董辭董事長只為專心選總統?
郭台銘說媽祖托夢要他選總統,搞得國外媒體都在談「Sea Goddess」